第427章 一家哭,好过一个地区的百姓哭-《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第(2/3)页

    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一党尽数被排出了朝堂,一切归为死寂。

    王安石忽然发觉,朝堂因为缺少了那个人的存在,变得彻底不同。

    所有人都带着一幅虚假的面具,明面上和气,私底下始终暗流涌动。

    他看透了之后,便懒得与人虚与委蛇,成了一块人人避之不及的又臭又硬的冷石头。

    【1052年,范仲淹身死。】

    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彼时,王安石人在舒州任通判。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下了那篇《游褒禅山记》。

    听闻范仲淹的死讯,王安石数日不见外客。

    【1054年,王安石结束了自己在舒州短短三年的任期,回到了京城。】

    他开始常常一闭门就是数日,性格一日比一日更加冷峻。

    【1058年,王安石三十七岁。】

    这是范仲淹死后第六年,世人渐渐开始不再提起他。

    他曾经的理想和政治主张都随着人死渐渐消亡。

    仁宗的官场上从来不缺人才。

    在他们的合力推动之下,经济、科技、农都在不间断的发展向前。

    司马光开始大笔书赞盛世辉光,为盛世歌功颂德。

    “……四海承平,华夏安宁。”

    王安石就在此时,站了出来。

    他像一柄枪一样,厉然划破了这层面纱!!

    “——苟且求生,妄称太平!!!”

    这一年,王安石上书了一封《万言书》。

    这封万言书从取官制度到养兵赔款等现象尽数言辞犀利的骂了个遍。

    曾经站在官员席末尾的少年如今走到了正前方,凌然挺立,言语铿锵!!

    “陛下,不知您可有算过的如今朝堂上上下下到底有多少官员了?!臣告诉您

    ——两万有余!!

    可笑么?我朝竟是要比昔年唐玄宗一朝的官员人数还要多了!”

    难听的话不说出口,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很用得着么?很用不着啊!

    “官吏里有多少都是靠着恩荫,多少靠真才实学?陛下您可算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