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实在太惨了。 劫掠而来。 谁也没回去,还把家底儿丢了。 听说明军正在清扫漠北,恢复永乐朝疆域。 跪了足足两个时辰。 皇帝才出现在东华门前。 “以后东华门,就用作献俘。”朱祁钰道。 “皇爷,午门才是献俘……”冯孝小声道。 “午门是正式的献俘礼。” “以后不举行献俘礼的时候,就在东华门献俘。” “那些俘虏,走什么正门?” “他们配吗?” 朱祁钰恼怒。 “奴婢遵旨!”冯孝赶紧跪下。 他举荐的张顺出了事,正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 站在御辇之上。 朱祁钰俯视着鞑靼俘虏。 “参见天可汗陛下!”阿古疯狂腆。 朱祁钰从人群中看到了他:“呵,鞑靼都没了,哪来的可汗?朕是天朝大皇帝!” “微臣知错,微臣知错!” 阿古双手被绑着,以头点地:“微臣参见天朝大皇帝陛下!” “你自称哪门子微臣?”朱祁钰眯着眼。 “陛下曾经招募过微臣,微臣为了继续卧底汗庭,才不敢答应陛下,是以采购了问题火铳。” 阿古早就做好了腹稿。 这家伙的确是个人才,就这不要脸的劲儿,就不错。 其他人听不懂汉话,但阿里玛能听懂啊,他呆呆地看着阿古,原来你是明朝探子啊! “嗯,还算聪明,阉了到宫里伺候吧。” 朱祁钰扫了一眼:“其他人也没必要浪费粮食了,押到菜市口,凌迟吧。” 阿古刚要求饶,他可不想当太监啊。 但一听其他人是凌迟。 顿时心里平衡了。 “天朝大皇帝饶命啊!”阿里玛用汉语说话。 “你会说汉话?” 朱祁钰懒得废话:“会说汉话的阉了入宫,其他人都凌迟。” 阿古呆住了。 他本以为皇帝会羞辱鞑靼贵族一番,然后轻轻放下,给他们个安乐公做做。 这才是汉人皇帝该做的啊。 他们要的是人心,要的是师出有名。 可景泰帝怎么不走寻常路呢? 张嘴就凌迟。 活的也去当太监。 您是蒙古皇帝吧? “凌迟时,把百姓叫过去看。”朱祁钰坐回御辇,懒得废话。 “饶命啊……” 惨叫声此起彼伏。 朱祁钰懒得听。 冯孝都懵了,就这般直接杀了,何必见一面呢? “鞑靼都没了,朕和谁煊赫武功?” 朱祁钰冷笑:“看看他们,就是确定,他们到底是不是鞑靼人。” 冯孝明白了。 皇帝担心有人骗他。 “给他们取个汉名,别叫畜生名。”朱祁钰返回养心殿,继续批阅奏章。 看到来自河套的奏章,朱祁钰击节而赞:“范广做得漂亮!” 有瓦剌骑兵袭扰河套。 范广引而不发,诱使瓦剌骑兵入寇,然后包个饺子,吃掉了上千骑兵。 这样的仗,打胜了三次。 俘虏近三千人。 还将鄂尔多斯部收拢在河套,得兵两万余。 当得知于谦一战打崩了鞑靼,鄂尔多斯部愿意汉化,但是,他们想要更多的牧场,想去今天的热河省游牧。 “告诉范广,不许!” 朱祁钰冷冷道:“区区蒙人一部,却垂涎鞑靼的牧场,怎么不上天呢?” “传旨,表彰范广,赐下铜符一枚。” “令范广拆分鄂尔多斯部,一部迁往丰宁府,一部迁往承德府,一部留在河套。” 朱祁钰要打散了鄂尔多斯部。 “再传旨,令王来、龚永吉、赵辅随时驰援河套,防备鄂尔多斯部造反。” “令宣镇北移,拿下沽源、沙城等地北推。” “怀来镇北移沽源。” “宣化西移河套。” “令大同镇出关北移,北移至集宁、丰州、归化,在此三地建城,沿途建棱堡。” “关内留一半兵马即可。” 朱祁钰直接下令,山西也北移。 “皇爷,是否需要和朝臣商量?”冯孝小声提醒。 “将朕的意思传入内阁,让阁部商量,想来他们不会拒绝的。” 朱祁钰指尖敲打,也在思考。 冯孝不敢说话。 “今天就北移,先把城池建起来。” “反正今年有灾,朝堂要花钱赈灾,不如让他们去建城,朕掏钱养着便是。” 朱祁钰说服自己。 建城容易,守住却不容易。 但快要入秋了,漠北气温下降,倘若这时候打不起来,今年是打不了了。 等到明年,大明可就不一样了。 “皇爷!” 怀恩匆匆跑进来:“辽东密奏!” 是李贤的奏章。 女真部和兀良哈打起来了。 “快去请邢国公和老太傅……” 朱祁钰却停住了:“回来!” 在奏章末尾。 李贤怀疑,这是女真和兀良哈在演戏,目标是空虚的辽宁。 东北二强,鞑靼被灭,大明一家独大。 女真部和兀良哈都处于弱势,很有可能联合起来,抗衡大明。 但李贤认为,此二部可能会派使者来求和,然后暗度陈仓。 毕竟今年是打通辽宁的最后机会,若这个时候不打,这二部就是冢中枯骨。 “皇爷!”怀恩满脸懵。 “不必请他们来,把这密奏交给阁部,让阁部分析。” 女真部和兀良哈就算合并,实力也没多强。 不足为虑。 朱祁钰继续处置奏章,但心却飞去了辽宁,无法静心。 他放下奏章。 出去走走。 嫌大殿里憋得慌,就在庭院里转悠。 又去后宫转悠。 如今唐贵妃、淑妃和庄妃都怀有身孕。 稳婆、乃口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乃口,也是京师独有的夫役。 东安门外,有一个乃府,隶属于锦衣卫,每季精选乃口四十名,养在府内,叫坐季乃口。 另选八十名落籍在官中,准备随时补缺,叫点卯乃口。 顺天府,凡女子十五以上,二十以下,夫男俱全,形容端正,生胎三月选之,由稳婆验无隐疾,送入合选。 不止皇室要用,武爵、文勋家族都要用的。 费用还是由顺天府百姓承担。 大明夫役被朝臣骂个狗血淋头,唯独两样没人骂,一个是乃口,一个是柴夫。 因为乃口,高官都在用。 柴夫呢,家家都要烧柴。 涉及利益的,大家都心照不宣。 朱祁钰为了让胎儿健壮,特意令乃府,明年遴选出二百个优质乃口,等着备用。 “冯孝,朕想出宫转转。”朱祁钰心血来潮。 “皇爷,宫外不安全啊!” 冯孝赶紧跪在地上:“如今京畿聚拢了百万男丁,乱的很啊。” 一听这个数字,把朱祁钰吓了一跳。 “都是修缮宫殿招的?”朱祁钰皱眉,工部没有这个数字。 冯孝点点头。 “你怎么知道的?”朱祁钰诧异。 “皇爷,厂卫都有奏报,您公务繁忙,想来是没有细看。”冯孝小心回禀。 “去找出来,朕看看。” 很快,冯孝让人取来一份密奏。 朱祁钰打开一看,是锦衣卫奏报的,京畿涌入上百万务工男丁。 有些人在城中为非作歹,被杀了一批了,还是屡禁不止。 好在没有动乱的意思。 “打发去漠北建城。”朱祁钰真的有些后怕。 之前京师空虚,若这些男丁受人撺掇造反,结果可就不妙了。 幸好。 他招募的民夫,给钱了的! 大明破天荒第一次,给夫役发钱。 要是和往年一样,是役,是义务。 可就说不好了。 “把石璞召进宫来。”朱祁钰道。 他进入养心殿,走来走去:“冯孝,京师有多少大军?” “回皇爷,尚有七万,屯守在京师各地,河南军正在京畿附近,如有必要,可诏令入京。” 冯孝回禀。 朱祁钰沉吟。 这时,石璞匆匆进来,他整个人晒得发黑,风尘仆仆,但精神头很足。 最近工部可是六部最忙碌一部。 以前排名靠后的工部,也变得炙手可热。 他石璞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自然如沐春风。 “石卿,朕问你,京畿缘何聚众百万民丁?”朱祁钰问。 石璞一愣:“陛下,都是工部招募的,每个人都在册在案,都是京畿、山东、山西、河南的良善百姓,请陛下安心。” “怎么这么多?”朱祁钰问。 “陛下,您给工钱呀!” 石璞苦笑:“以前夫役是不给钱的,能吃饱饭都是朝堂良心了。” “今年每人每天一个铜板,还能吃饱饭。” “如今正是农闲的时候,老百姓在家里没钱赚,还得吃闲饭,家中不富裕的都舍不得、” “听说朝堂招募农工,吃饭给钱。” “自然全都往京师涌了。” 石璞拱手:“老臣也无奈啊,已经劝返很多人了,但更多的都不愿意走,甚至说吃顿饱饭就行,不要工钱。” “前些日子老臣上了奏章,您也批复说了,说不许强行驱逐百姓出京。” 你也没说京师有百万男丁啊! 朕当然不许强制赶走。 这是要炸庙的事啊! 万一百万人聚众造反。 顷刻间紫禁城就是人间炼狱! 石璞翻个白眼,九门提督府为什么招募兵卒这么快,不就是京师人多嘛。 再说了,这些百姓是为了吃饭赚钱,不会造反的! 而且,百王府还在督建,想快速建造起来,自然需要这么多劳力的。 说句难听的,只要朝堂给发钱,这些百姓傻了才会造反呢! 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