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敢问陛下,河南军在何地?”于谦问。 他虽是内阁首辅,但军事调动归兵部。 他也不过问,也不想知道。 “就在京畿,随时可入京。” 朱祁钰淡淡道:“正好,军器局有一批要送去热河的火器,还未送走,可装备给京营。” 于谦一听,以为皇帝要把这些民夫打死。 “陛下,民夫不过是被受了蛊惑,而且叛乱尚未发生……” “朕知道。” 朱祁钰道:“朕已经让石璞出高价,把这些人送去热河了,百王府暂且不修了。” “也令曹义等招募兵卒,将危险降到最低。” 于谦皱眉:“那陛下是想?” “把这个秦老汉的背后都挖出来!”朱祁钰冷冷道。 “陛下可有怀疑的人?”胡濙问。 “没有!” “也不用怀疑。” “宁杀错,不放过!” 朱祁钰冷冷道:“他们既然试探朕的底线,那朕就告诉他们。” “谁敢触动朕的底线,那就做好九族被杀的准备吧!” “朕太久没杀人了!” “都忘记了朕杀人时候的模样了!” “于谦!” “你即刻出京,接手河南军,从朝阳门入京。” “一旦京城门关闭,你就负责在外面警戒!” 于谦要劝。 却被朱祁钰瞥了一眼,他立刻闭嘴。 那浮动的惟帐后面,八成埋伏着人,只要他敢忤逆,会被当做同党杀掉。 皇帝感受到自己生命受到了威胁。 所以他要开杀戒了。 没人能阻挡。 “微臣遵旨!”于谦跪在地上。 “胡濙!” “你去协助石璞,疏散人群。” “起码要保证,一旦城门关闭,那些民夫被关在城门之外!” “你去九门提督府调五千人,荷枪实弹,在城外安抚人心。” “朕会让皇家商行协助你,拿真金白银给那些民夫,让他们去热河做工。” 朱祁钰看向胡濙。 胡濙明白,皇帝这是把他踢出京。 不允许他插手。 同时,百万民夫,也需要他亲自坐镇,安抚人心。 “老臣遵旨!”胡濙知道,皇帝要借题发作了。 他忍了太久了。 如今边患尽去,后妃怀孕,正好需要用鲜血,震慑人心。 “陛下,那些民夫以后如何安顿?”胡濙问。 “去了热河,就留在热河吧。” 朱祁钰冷冷道:“多给些赏赐,把家眷迁移过去,当热河人吧。” “倘若民夫不愿意留在热河呢?”胡濙小心翼翼问。 “由不得他们。” 朱祁钰道:“就当移民了。” “朕会从内帑多拨一点钱,多多分田土,多给牲畜,建造房子的钱也可朝堂来出。” “反正建城需要几年,只要有钱赚,来回奔波几年,他们也就习惯了热河生活,到时候会自愿留在热河的。” 胡濙一听,不是立刻就移民过去。 有一个时间缓冲,就可以。 登时松了口气。 “立刻去办!” 朱祁钰冷笑,想让这些民夫留在热河,办法非常多。 等他们带着钱回家的时候,让官军办成土匪,打劫钱财,把人活着放回去。 等明年再来热河做工,稍加诱惑,自然就留下了,毕竟回去不安全。 办法太多了。 “臣等领旨!” 于谦和胡濙走出养心殿。 胡濙幽幽一叹:“邢国公,怎么不劝劝陛下?” “劝什么?劝陛下放过那些宵小之徒吗?” 于谦冷冷地看着他:“有些人找死,那就让他们去死吧!” “本首辅在边疆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一个和平。” “陛下在朝堂兢兢业业,节衣缩食,为的是大明国祚!” “可那些人呢?” “坐享其成也就罢了,竟在私底下搞小动作!” “坏我大明根基!” “该杀!” 于谦一拂衣袖,冷冷离开。 胡濙看着于谦:你心中的公正还在吗?曾经的梦想还在吗? 倏地幽幽一叹。 于谦变了,从他大病之后,就变了一个人。 他的心中只剩下功业。 他已经成为权力的附庸,那个清清白白的于谦,真的黑化了。 养心殿里。 朱祁钰冷笑两声:“于谦是说给朕听的,向朕表忠心。” “毕竟出京带兵,总要让朕放心才是。” “皇爷,奴婢是否要出京随军?”冯孝了解皇帝的心思。 “不必。” 朱祁钰目光阴冷:“令侍卫军、养马军全都摆出牌子,大肆征兵,多多给安家费。” “钱不必担心,朕来出!” “旗手卫扩充为旗手军,郭璟任总兵,也可以征兵,实额一万五千人。” “羽林左卫、右卫、前卫、后卫合并,改称御林军,宋伟任总兵,实额三万人!” “全都可以征兵。” 朱祁钰有安排下来。 太祖废军改卫,本质是压制武人,彻底消弭五代时期武人为尊的思想。 如今朱祁钰再立各军,其实是扶持军功集团。 用军功集团,抗衡愈发强大的文官集团。 不得不提高武人地位。 还得想个办法,制衡武人,压制武人。 “安枕吧!” 可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都睡不着觉。 这个秦老汉,究竟是不是操纵科举的那伙人? 翌日早朝。 朱祁钰仅睡了两个时辰,便起来上朝。 他看了眼规规矩矩的白圭。 “今日谁没上朝啊?”朱祁钰冷冷开口。 “回陛下,大理寺少卿曾蒙简告假。” “都察院御史崔屿、陈律、全智告病。” “礼部郎中张洪、冯维等告假。” “吏部……” 林林总总,三十多个人没到。 “陛下,邢国公也未到。”叶盛禀报。 “邢国公被朕派出去公干了。” 朱祁钰淡淡道:“去传旨,把所有告假的官员,诏入奉天殿。” 朝臣一愣,出了什么事了? 近来皇帝宽仁,对这种告假、告病的官员,睁一眼闭一眼。 今天又怎么了? 而且,于谦、胡濙、石璞都没在。 奉天殿气氛陷入诡异。 朱祁钰也不说话。 气氛愈发沉闷。 “陛下,老臣有奏章启奏!”王竑打破沉寂。 “说!” 王竑出班,朗声道:“京中灾害频繁,老臣想着,今年的秋赋,能否酌情减免一些?” “允。” 朱祁钰点头:“阁部商量,如今战事已经暂息,户部虽然不宽裕,但不能将负担增加到百姓头上。” “不止京畿,全国都是。” “按照今年的受灾情况,酌情减免。” “还有一点,今年年底之前,所有军户必须分田。” “陛下,分田之事怕是困难。”叶盛苦笑。 “朕知道困难。” 朱祁钰直言不讳:“朕已经令宣大二镇北进,在长城外建城,长城内的田土不够分,去长城外分,多多分!” “陛下,若宣大出现意外,瓦剌骑兵突袭京师……” 叶盛话没说完。 朱祁钰冷冷打断:“鞑靼崩盘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到了瓦剌。” “河套又有范广坐镇,宣镇有王来、龚永吉、赵辅等人坐镇,安心即可。” “再说了,宣大只是出了长城,又不是被打没了。” “没必要担心。” “建城之后,再拓宽河道,将江河勾连,能行大船,方便运输。” 朱祁钰慢慢站起来:“诸卿!” “把你们心里,对漠北诸族的恐惧,统统清除掉!” “朕告诉你们,现在漠北诸族,听到汉人都恐惧!” “范广在河套打了胜仗,瓦剌退去。” “鞑靼已经被打没了。” “大明才是当世最强王朝!” “我汉人,才是最强的兵卒!” “现在,应该是漠北诸族害怕咱们,侵吞他们的牧场,而不是咱们害怕漠北诸族!” “他们敢来,就把脑袋留下!” 朱祁钰厉喝。 “臣等知错!”朝臣跪伏在地。 “朕说过,朕要给大明立胆、立心、立魄、重塑金身!” “对漠北战争,咱们今年打了三仗,仗仗大胜,打崩了漠北过三十万大军!” “大明该有胆了!” “朕的心,是蒙元的疆域!是天下百姓过上富裕日子!是大明的国祚,传承千年!” “这也是大明的心!” “朕也为天下人立心!” “朕要重塑中华魂魄,重塑汉人之魂,让汉人直起腰杆,做天朝上国的国民!” “朕说到做到!” “朕要再造汉人金身!再现汉唐荣光!让大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让汉人,不再低级!不再受人剥削、残害!” “让汉族,显赫于世界,显赫于万世!” “让大明的荣光,光照阳光下的每一寸土地,让天下人敬仰吾之大明!做梦都想成为吾等汉人!” “这才是朕要做的功业!” “如今,朕已经立胆、立心!” “未来,需要尔等与朕一起,立魄,塑金身!” “立魄,首先朝堂就不要怕!” “谁来了,咱们就打回去!” “欲穷碧落下黄泉。” “哪怕他们跑到天涯海角,朕也带着雄兵灭了他们!” “朝堂不怕,百姓才能不怕,大明才能不怕!” 朱祁钰掷地有声:“明白了吗?” “臣等知之!”朝臣跪伏在地。 “所以,朕要在长城外建城,建棱堡,种地畜牧,朕都要做!” 朱祁钰语气微缓:“但建设需要人啊。” “朕听说京中拥趸百万民夫,是为了修百王府招募的。” “朕思前想后。” “宗室也不是没地方住,暂时挤一挤,完全没问题。” “但长城外就不一样了,没有城池依托,军民如何过冬啊!” “饿着诸王没事,饿着军民可不行。” “传旨,百王府暂停建造,招募民夫去漠北建城。” “干脆,让皇家商行牵头,组建工程队,去漠北建城,多给些工钱,光禄寺准备一批干粮,给工程队送去,这笔钱朕出了。” 朱祁钰淡淡道。 白圭脸色一变,皇帝这是要将民夫踢出京啊。 他的功劳去哪捞啊? “陛下!” 王竑行礼:“老臣以为,贸然停工,会引起人心波澜,给小人可乘之机。” “不如陛下提高价格,招募民夫去漠北建城。” “百王府该建,还照样建,只是拖慢修建速度。” 王竑这话有理,不能直接让民夫丢了工作,不能让民夫乱起来。 “就按照你说的办。” 朱祁钰现在就是要快点把民夫送出京。 什么办法都用。 这时,告假的曾蒙简等人进了大殿。 “曾蒙简,为何告假啊?”朱祁钰问他。 “回陛下,微臣身体不适。”曾蒙简是没资格进大殿的,他是站在殿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