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吉祥喝着茶水,笑着说:“本督喝不出好赖茶来,让太妃见笑了。” “大人为皇命奔波,为众生谋福,放弃了个人爱好,乃社稷之福。”汤太妃吹捧。 看人家这话说得。 曹吉祥都不好意思杀人了。 “承蒙太妃夸赞。” 曹吉祥站起来:“既然世子还未出宫,本督便不叨扰了。” “提醒太妃一句。” “最好和宁藩断了关系,对谁都不好。” 汤太妃含笑点头。 但曹吉祥刚走,她就把茶杯摔了:“好个死太监,竟敢警告老身!” “婆母。”庆王妃刘氏问。 “哭什么?老身还没死呢!” 汤太妃厉喝:“老身在宫中,还有几分薄面,他曹吉祥敢杀了老身孙儿,老身自然会去宫中,要个说法!” “可、可孩子没受过苦啊,进了巡捕营诏狱,就算出来,怕是也废了……” 啪! 汤太妃扇了刘氏一个耳光:“就是你宠幸儿子,才导致他文不成武不就!” “到了京中便和宁王泡在一起,才惹来的祸患!” “还敢哭?” “老身没对你行家法,已经法外开恩了!” “滚一边去!” 刘氏吓得跪在地上,连哭都不敢哭。 庆藩幺蛾子不多,因为有这位太妃震着,诸位郡王都是她的庶子,自然得听命。 “给老身准备冕服。” “老身这就入宫。” “去求求陛下!” 汤太妃吐出一口浊气:“老身不是为了你那不争气的儿子,而是为了老身的儿子!” “老身不入宫,庆王王位不保!” “老婆子豁出这张老脸,也不怕亲戚笑话了!” 汤太妃准备入宫觐见。 而曹吉祥也犯了难。 “营督,那老太婆难缠,咱们去查庆王妃刘家,总能查出点什么的。”汤赞道。 曹吉祥摇头:“没必要,先放过庆王,咱们去周王府坐坐。” 而在安定门外。 范青请阿金协助,查获大批制式军械。 京畿附近几个庄子,全都是这伙人的据点。 但他们动作慢半拍,头目全都跑了。 等他们查完,天已经大亮。 范青想得到泼天大功。 干脆把这些小事,交给手下人去做。 他则从供状中开始分析。 这些工匠,都是从各地以夫役的名义,调过来的。 背后的大鱼,能调动户部。 然后用各种手段,把工匠留在本地。 在京师附近的山庄里,替换掉原来的人,用这批人进行伪装。 还是跟户部有关系。 负责看押的人员,则是这伙贼人的核心人员,在京中的日常工作是粪工,其实是整个地下室的看管人员。 看管人员上面的人,是谁,暂时还不知道。 这是制造线上的人员构成。 而制造线,则是通过各种手段,把原材料运到地下室。如李友潜伏在巩绍家里,走私偷卖他家的生铁,运到地下室来。 生产出劣质的制式武器。 再通过军中的关系,替换掉兵部发下来的精良武器。 那么替换下来的武器,是如何销售的? 现在还不可知。 “户部。” 范青回想他在东厂看到的归档。 景泰二年,张凤升为尚书。 但当时还是金濂执掌户部,但金濂身体不好,基本上都由张凤管着,景泰四年彻底接管户部。 “难道是张尚书?” 范青确定,那地下室应该是景泰元年,到景泰二年挖成的。 地下室应该是粪工,把挖出来的土,一点点运出京的。 而那些工匠。 只有户部,才能悄无声息的截留夫役。 又能替换掉京师人口。 那方家庄,真就一直没人发现怪异吗? 这村子的人,经常集体消失。 在京畿五年之久,没人发现? “肯定有人在各个部门打点。” 范青掰开揉碎了的想:“如何找出来这个人呢?” 若如科举舞弊案那样。 他们喜欢收买最底层的人。 那么能出入很多部门,还不会引起注意的…… “粪工!” “杂役!” “厨子!” 范青把粪工划掉。 哪怕是吏员,也不可能愿意和粪工打交道。 杂役也不会。 官员根本不会用正眼瞧杂役。 厨子就不一样了。 虽然厨子也没有社会地位,但是,人都嘴馋,就需要好厨子了。 多少权贵为了厨子打出狗脑子? 足见厨子是能登大雅之堂的。 “光禄寺!” 范青立刻锁定。 “如果是厨子,在各个部门里面打点。” “就能一路畅通。” “所谓民不举官不究,没人举报,外加有人打点。” “他们就能安之若素,生活在京中,没人发现。” 范青面露思索:“那么他们调包出来的军械,怎么运出京的呢?谁负责销售呢?” “陈总兵说,军械的油水,勋臣都收到了。” “以前是罪人王骥负责。” “王骥是走的那条线呢?” 范青咬着毛笔头,双手托着后脑,后仰着半躺着,看着晴空万里的天空。 早晨太阳刚刚出来,一点都不晒。 “驿递系统!” “对!” “王骥一定不会走私的,他会堂而皇之的用驿递系统,走官线,把军械运出国境。” “就是说,边将也参与了。” “能在军将中,有如此大威望的人……” 范青忽然浑身冷汗。 结果已经呼之欲出了! 能调动全国军将,又分成很多份,给勋臣、太监送礼,做到公平的。 英国公府! 范青翻身爬起来:“那么现在这条线,一定还是王骥用的老线!” “难怪查不出来呢!” “就在驿递系统中!” 吱嘎!吱嘎! 城门缓缓开启。 城门口,人流拥挤,一切如常。 范青站起来,扑扑屁股,把所有证据收集起来,匆匆入城。 曹吉祥也收到情报,城门开启。 他就知道,该收队了。 应该是全城,能查的都查了,没发现私兵。 所以,城门开启。 汤太妃乘坐马车入宫。 迎面撞上从皇宫中走出来的宗室们,一个个蔫头耷拉脑袋,人都废了。 辅国将军以下的宗室,都要被摘掉字,然后贬为庶人。 打散了,分到全国各地去,种田、经商都可以。 但是,这些人不会被分到云贵等地,中枢担心有心人会利用他们造反。 反而会更多的送去漠北、东北。 一来,他们去了漠北,得靠中枢供养才能存活。 二来,漠北确人,连宗室都去了漠北,普通百姓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汤太妃的马车抵达宫门前。 她亲眼看到孙子朱邃坎被巡捕营的人带走。 她不想去看。 请旨觐见。 朱祁钰正在小寐。 胡濙和于谦入宫觐见。 朱祁钰爬起来,喝了口茶,活动活动身体:“宣进来吧。” “陛下!” 胡濙先磕头行礼,立刻道:“陛下为何要令宗室参政议政?” “老太傅,朕要收回亲王爵,自然要给些好处的。” “那也不能放开这个口子!” 胡濙急了。 于谦也跪在地上:“陛下,太宗皇帝靖难何其艰难,仁宣二帝守业有成,传到您的手上,祖宗基业不容易啊!” “朕知道。”朱祁钰打着哈欠。 “陛下!” 于谦急了:“虽把诸王禁锢在京中,可丁全狼子野心,竟敢豢养五百死士。” “您想过没有,万一哪个宗室学唐明皇,入宫造反,会怎么样?” 朱祁钰打了个激灵,睁开眼睛:“邢国公和太傅,有什么意见?” “收回成命!” 胡濙厉喝道:“国朝供养他们上百年,难道还不够吗?” “收回亲王爵那又如何?” “只要他们立下功劳,自然可以重获亲王爵位!” 于谦点头。 朱祁钰就知道,会遭到朝臣强烈反对。 不止皇帝防着诸王。 朝臣何尝不防着他们呢。 “等朕收回亲王爵,再将他们逐出去便是。”朱祁钰淡淡道。 “陛下出尔反尔,有累名声。” 胡濙咬牙道:“明日早朝上,老臣愿意以死相逼,罪责老臣来承担,请陛下允准!” 胡濙忽然来表忠心。 是和石璞扯皮那事吧? 担心朕用石璞,和他狗咬狗? “老太傅爱国之心,朕深有体会。” 朱祁钰算答应了:“邢国公,三万河南军,可能镇住京师宵小?” “微臣敢保证,能!”于谦道。 “好!” 朱祁钰幽幽道:“那朕就打开宫门,恢复正常了。” 于谦和胡濙磕头。 胡濙还要说安置宗室的事情,朱祁钰可不想说了,他想睡一会。 “两位卿家都累了一夜了,就在宫中偏殿歇息几个时辰,再回去处置公务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