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根据卷面展示出来的才华,人尽其用,物尽其才。” “将其放到合适的发展轨道上,进行培养。” “三十年后,方是开花结果的时候。” “届时中枢又是一批可支撑天下的人才。” “只要不改科举之制,大明就永远不会缺人才。” “天下就能永远正常运转下去。” 胡濙劝谏皇帝。 朱祁钰又行一礼:“谢老太傅教导,朕知道了。” 就如他去年硬提王越,导致媲美诸葛亮的超级牛人王越,成了残疾,也成为朱祁钰人生憾事。 他去年硬提拔的朱英,其人虽有才华,但做事独行霸道,连林聪都不放在眼里,无非仗着皇帝的恩宠。 都察院日日上奏章,批驳朱英在山东肆意妄为。 就如韩雍和年富,都是绝顶大才,但在两湖之地,依旧施展不开拳脚。 也如中枢的耿九畴、白圭,都是皇帝硬提起来的,治政终究差了几分火候,难堪大用。 朱祁钰杀了很多人,导致中枢供血系统出了问题。 他又必须提拔自己人来填充这些职位,掌控皇权。 这也导致了,中枢之臣治政水平下滑,幸好有胡濙、于谦、孙原贞等老臣子扶持,勉强支撑罢了。 “老臣僭越了!”胡濙磕头。 朱祁钰亲自将他扶起来,认真认错:“老太傅,朕以前急切了,请诸卿莫怪,朕以后会多听诸卿意见的。” 胡濙轻轻点头。 这次生病,他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了尽头。 他扶持皇帝不了太久了。 在临终前,他必须为大明做最后的事:一,帮皇帝整饬好吏治,吏治绝不能乱; 二,保皇帝无虞,保皇子诞生、成长; 三,物色下一任天官,执掌中枢。 他心里的人选是李贤。 奈何皇帝对李贤芥蒂极深,他必须想办法纾解皇帝心结,让皇帝重用李贤。 再诏回督抚地方的老臣子,如王文、林聪等人。 让这些老臣重掌中枢,方能平稳度过他病逝的过渡期。 中枢不能因为他一个人而乱。 还有就是皇帝,他担心他去了,皇帝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到时候真的成为了隋炀帝。 皇帝至情至性,又凉薄无情,做事急切,不计后果。 中枢有他和于谦,二人合力,尚能控制住皇帝。 可一旦他没了,于谦必然自危,不敢抑制皇帝,毕竟他功高盖主,已经封无可封了,皇帝杀他用他,就在一念之间。 到时候无人可制皇帝,大明倾覆与否就在顷刻之间。 他必须在死前,安排好一个牢笼,死死地控制住皇帝,让大明在历史的轨迹上,正常行走。 不能跑,不能跳,大明是天朝上国,不能崩盘啊。 所以,才有胡濙今天这一谏。 他不问自己前程,也不顾儿孙前程,必须要劝谏皇帝。 皇帝不懂治政,他来教。 就如当年,他初入官场,是太宗皇帝给他恩准,允他区区一个进士,遍及天下去寻找建文帝,待他归来后,太宗皇帝给他一世富贵。 他欠太宗皇帝的,便用命来还,用命来扶着大明前行。 胡濙看着尚且乖巧的朱祁钰,心里松了口气:这皇帝好处多,坏处也大,棱角分明,毁誉参半。 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皇帝的。 他要帮着皇帝改掉他的毛病,让他正视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皇帝。 他才能放心的闭上眼睛。 “老太傅,看着朕干什么?”朱祁钰扶着他,把他扶到锦墩上。 “陛下能听进去老臣肺腑之言,老臣心中欢喜。”胡濙眼角蕴含热泪。 他已经不能再扶着大明走多久了。 他是医者,他最清楚自己的身体。 朱祁钰抓着他的手:“当年邢国公和您扶着朕登基,这些年护佑着朕,这份情朕永远记着。” “朕也年过中年了,等今年过了生辰,就三十岁(周岁)了。” “您说的好话赖话,朕能分辨得清楚。” “您是为朕好的,朕都听着。” 朱祁钰拍拍他的手:“您身体不好,平时少操劳一些,让吏部左右侍郎多多帮衬着,您掌握着吏部大权即可。” “朕还想着,有朝一日,收复昆仑山。” “朕要去昆仑山上,封禅永年!” “届时,朕想带着您去,带着邢国公去,带着文武百官都去!” 胡濙要跪下,朱祁钰按着他,他立刻说:“老臣一定随陛下去昆仑山,逢迎陛下封禅永年!” 气氛莫名的多了几分悲凉。 朱祁钰大笑:“诸卿,昆仑山乃华夏祖山,华夏之根在昆仑。” “自祖龙始,大一统皇帝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德,此为泰山封禅。” “但太祖、太宗两位圣君,却没有封禅泰山,兵驳斥了泰山五岳独尊的地位。” “太祖有开天辟地之功,却放弃泰山封禅。” “太宗以勒石燕然为乐,不屑封禅泰山。” “归根结底,皆因宋真宗赵恒,坏了规矩。” 朱祁钰对弱宋皇帝没有好印象,冷笑道:“自古至今,泰山封禅只有六位皇帝。” “看看前五位,始皇帝、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皆是圣君神帝,人君楷模。” “再看看赵恒!他拉低了泰山封禅的下限!” “他赵恒能封禅,朕看倭郡王都能封禅泰山!” “哼,赵恒有什么脸面,和如此五位雄才伟略的圣君并列呢?” 朝臣可不敢说皇帝的坏话。 哪怕是死了的皇帝,那也是皇帝。 “就说那赵恒,打着好好的仗,占据优势,却还向辽国臣服,签下澶渊之盟!” “朕看呀,还不如倭郡王呢!” “就他,配封禅泰山?” “按照他的标准,从古至今,有上百位皇帝有资格封禅泰山了!” “让太祖皇帝和赵恒并列?” “痴心妄想!” “朕日后修昏君录,他赵恒,并列其中!” 封禅泰山,要满足三个条件。 一,天下大一统,以祖龙的疆域为准。 二,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天下大治。 三,天降祥瑞。 就算太祖皇帝没有收复交趾,差一丢丢资格去泰山封禅,太宗皇帝肯定有资格了吧? 当时有朝臣提议:今天下太平,四夷宾服,民物阜丰。请封禅泰山,刻石纪功德,垂之万世。 尚书吕震亦言:“皇上圣德神功,昭格上下,宜如讷请。” 结果,太宗皇帝还十分生气,回复道:天下虽无事,然水旱疾疫,亦间有之。朕每闻郡县上奏,未尝不惕然于心,岂敢谓太平之世?且圣经未尝言封禅,唐太宗亦不为封禅。魏徵每以尧舜之事望太宗(唐太宗),尔欲处朕于太宗之下?异乎徵之爱君矣,尔当以古人自勉,庶几不忝宗伯之任。 太宗皇帝拿唐太宗自比,盖因唐太宗朝思暮想的去封禅泰山,次次都被魏征拦下来了。 说来说去,全因为宋真宗这颗老鼠屎! 这颗老鼠屎,签订了澶渊之盟! 还有脸去泰山封禅? 当时泰山到底是宋国的,还是辽国的呢? 他赵恒去封禅的时候,给了人家辽国多少买路财? “诸卿,泰山封禅无甚意趣,祖宗不去,朕也不愿意去。” 朱祁钰语气微缓:“但昆仑山乃华夏之根,朕欲封禅昆仑山,率铁骑聚于昆仑山下,以强兵弹压天下诸国,朕登山封禅,封昆仑,彰武功,彰显朕之大明的强大!” “陛下有此雄心,臣等愿襄助陛下,封禅昆仑,为万世开太平!” 胡濙跪下磕头。 朝臣满脸诧异,胡濙应该是反对的呀,怎么会支持皇帝去昆仑山封禅呢? 这不是胡闹吗? 有摆着好的泰山不去封禅。 非得另辟蹊径,去什么昆仑山,问题是昆仑山在哪啊? 昆仑山绵延漫长,从西域至朵思,全是昆仑山,封哪啊?又该怎么封啊?从哪找先贤的先例呀? 这些都是问题。 胡濙竟然答应了,着实奇怪。 朝臣只能跪下,呼应。 朱祁钰也讶异,顿时笑道:“封禅时,诸卿都跟着朕去!” “朕要做第一个封禅昆仑山的皇帝!” “朕要让昆仑山,成为大明的中心,天下人聚集于昆仑山脚下,拜服朕立于昆仑封禅之地!” 让皇帝自己吹吧。 昆仑山十分贫瘠、苍凉,您去封禅,自娱自乐吧。 朝议基本告一段落。 而在南直隶。 陈舞阳一个劲儿放屁。 尹辉的脸都绿了,这王八蛋不会让我真吃屎吧? “你他娘的这饭菜里放毒了吧?”陈舞阳忽然觉得肚子疼。 尹辉忽然抬头,看了眼他的大聪明长随。 是不是你?凤雏? 长随面露惊恐,公子,小的是想救伱啊! 你是想让本公子吃屎! 陈舞阳什么尿性?你们没看到吗? 他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槽!出来了!” 陈舞阳憋不住了,被迫从尹辉身上站起来。 尹辉本以为得救了,刚要呼救。 但陈舞阳却一把抓住他的头:“把嘴张开!” 尹辉的脸直接就绿了:“陈叔,别、别这样。” “您说我头发不好看,我就让您给侄儿修了新发型;” “您让我吃骨头,我都吃了呀;” “您用砖头蹭我,我也答应了;” “我这么听话,别让我吃屎了!” 陈舞阳听不进去了,他快憋不住了:“张开!” “老子快憋不住了。” “拉地上了,你也得吃,还沾着尘土,多脏啊。” “不如吃热乎的!” 陈舞阳恨透了尹辉。 尹辉却指着那长随:“让他代我吃行不行啊?” “你他娘的入洞房,让他替你吗?”陈舞阳问,肚子哗啦啦响,实在憋不住了。 替也行啊,只要别让我吃屎就行。 啪! 陈舞阳一巴掌抽在他脑壳上,结果用力过猛,出来了。 “他娘的,你得把老子裤子腆干净!” 陈舞阳解开裤子,直接就开始。 臭味弥漫整个监牢。 尹辉差点熏吐了。 但陈舞阳却拽着他的手指头,他敢动,陈舞阳就掰。 “往哪跑?蹲下!开吃!” 尹辉闻着都能熏死。 还让吃? 这玩意能吃? 陈舞阳开始喷射套餐。 门口的差役都被熏跑了,长随脸都绿了,用两根手指,插着鼻孔,巴豆下猛了。 好汉也扛不住三泡稀。 陈舞阳蹲着就起不来了,吃多少拉多少。 “你他娘的坑老子?”陈舞阳本就有伤,硬撑着折磨尹辉,结果倒好,肚子拧劲儿疼。 尹辉脸都绿了。 这么多,他害怕陈舞阳逼他吃掉! 他也在琢磨,能不能把陈舞阳推倒,然后跑出去。 最大的难题不是陈舞阳。 而是监牢上的锁。 该死的差役,为什么把牢门真的锁上? “大侄子,想去哪呀?” 陈舞阳双腿如灌铅,又疼又麻。 但精神力却无比集中,因为事关生死,他现在是最虚弱的时候,稍有不慎,就殒命当场。 “叔,您是不是有啥误会?”尹辉不好意思地转过头。 嘭! 陈舞阳忽然一拽。 尹辉一个踉跄,脚下都是那玩意,他下意识迈过去,但后面还是,那一滩实在太大了。 啪嚓一下,就踩个正着。 这比踩着狗屎更恶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