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满速儿可感受到了什么叫丢脸! 丢脸丢到汗庭去了! 关键,吐鲁番城池天天被炮击,蒙军明显不会守城,被打出缺口后,并没有及时填上,导致缺口越来越大,几乎快要崩塌了。 而明军还往城里放火箭。 这种火箭,射的非常远,像是用投石车射出来的。 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他派出使者,进行第四次谈判。 当天夜里,吐鲁番一面城池被轰开了。 明军和蒙军面面相觑。 明军也没冲进去打仗,因为自己是骑兵,打巷战太亏了。 蒙军也不复先祖那么英勇了,多少有点恐惧。 钱旻第三次入城,进行第五次谈判。 “以火州为界,彼此相安无事,如何?”满速儿做出巨大让步。 父汗的信送来了,他仿佛感受父汗浓浓的失望,所以被迫让步,伪造一场大胜,让汗庭看到他的能力。 “王子阁下,我朝将军可随时西进,您的日子不好过吧?”钱旻问他。 满速儿却笑道:“他陈友若不怕我吐鲁番骑兵,会数次遣使,与我和谈吗?” “王子阁下,我们在帮您呀。” 钱旻这句话,让满速儿跟吃屎了似的。 “我可以将吐鲁番让给大明。” 满速儿道:“但是,大明要陪我做一场戏。” 钱旻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明军装作大败,让我军获得一场大胜。”满速儿想得挺美,趁着明军撤退,把假败变成真败。 “不可能!” 钱旻认真道:“我明军战无不胜,从未败过,如何能诈败?倘若诈败,沙州伯如何向中枢交代?” “那就没得谈了?”满速儿就是想把诈败变成真败。 第五次谈判告吹。 一面城墙崩塌,陈友则继续往里面轰炮,不停往里面射火箭。 就是不派兵进去厮杀。 蒙军被迫藏在一角,军心动摇,都在谩骂主将无能。 满速儿的口碑正在崩塌。 他不得不派遣使者,第三次面见陈友,举行第六次谈判。 吐鲁番为大明和东察合台汗国共管。 彼此不在吐鲁番驻兵。 就是军事缓冲区。 大明需要吐鲁番作为屏障,来恢复哈密生机,满速儿需要吐鲁番这个名义上的领地,来维护自己的威严。 双方一拍即合。 但是,满速儿要求明军,要帮助他稳定汗位。 陈友自然答应,随后给神英传令,回师。 两军回师后,才慢慢退出吐鲁番,并在哈密黑风川外,建造防御工事。 捷报送入中枢。 此时已经是五月份了。 朱祁钰不置可否。 两批使团,在二月份时候就已经出了大明,穿行安南,出使暹罗和身毒。 两个使团,合计一万两千人。 同行的还有商贾,以及长长的礼物长队。 这是要走通新的丝绸之路。 同时,朝廷派遣使者去乌斯贜,以利诱之,让乌斯贜尽快汉化。 而中枢,正在筹备。 皇帝即将巡幸南直隶。 浩荡的队伍,超过十五万人的长队,从北直隶出发,巡幸南京。 预计九月份出发。 一方面是太早出发,南京太热,皇帝不喜欢酷暑;另一方面则是需要时间筹备,皇帝出京是天大的事情,千头万绪的事情需要筹备。 在南京过完除夕,再返回北直隶。 他要在南京待上半年时间,把所有该做的事情彻底做完。 “陛下,共管吐鲁番,也是一计。” 朝臣认为陈友做得可以。 哈密暂时不移民人口,而是给甘肃兵在哈密分地,让这些兵成为哈密的本地人。 至于还有活着的哈密人,则进行收拢、汉化。 “诸卿,知道往西打,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吗?”朱祁钰问。 “宗.教问题。” “据朕所知,东察合台汗国已经全盘伊化。” “哈密也有伊化的征兆,好在国朝快速收复哈密,才将伊教阻隔在哈密之外。” 朱祁钰对伊教是恐惧的。 朝臣轻轻点头。 蒙古人那么强大,和伊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蒙古人悍不畏死? 不是天生的,都是伊教的作用。 这东西用得好,能狂化兵卒,但兵卒狂化之后,未来可就不好管了。 “朕设宗录司,对教派问题,不反对、不支持、不提倡。” “存在即合理。” “朕没办法抹杀,只希望这些教派,是柔和的、宽容的、是向着大明的。” 朱祁钰道:“但是,像蒙古人以前信的,朕看了都觉得恐惧。” “蒙古人能征善战,不是天生的,而是这些教义给教导的,教导成了战争机器。” “所以呀,朕在漠北,每占一地,就建造大批寺庙,并修改古兰经部分教义,劝牧民向善。” “统治西北,也是一样的道理。” “必须建造大批的寺庙,让那里的人信佛,若不信中原的佛,就信臓区的佛,切勿磨掉凶性,方能为朕所用。” 朝臣表示支持。 “但是呀,佛教、道教过于柔和,和伊教比起来,几乎没什么可比性呀。” 朱祁钰话锋一转:“朕欲启用黄教,用黄教抵抗伊教。” 反正都算是华夏宗教,用谁都没有问题。 佛教也可析出一派来,和黄教、伊教抗衡。 “陛下,老臣以为,可翻译黄教教义,翻译成臓文和汉文两种文字。” “黄教在漠北缺乏历史,咱们就给他们创造历史。” “再令黄教和伊教彼此辩经,理不辨不明嘛,总要辩出个明白。” 姚夔这招够狠的呀。 这是把黄教和伊教搞对立,现在是从中获利了,却埋下了分裂的种子,这可不行。 “姚卿,若行此策,三百年后,大明就会四分五裂。” 朱祁钰淡淡道:“朕欲强令黄教,通行汉文,不许用臓文。” “让宗录司,改革伊教教义,谁支持中枢,就准许谁大肆传教,不支持中枢的,一概取缔。” “无论是黄教、伊教、佛教、道教,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护大明的统治。”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经文,一概删除。” “凡是和大明统治相悖的神佛,一概去除。” “凡是和朕意念相悖的,一概改变!” “如今宗录司里有各派大师,给朕钻研各种经文。” “明年开始,重新编纂经文,天下通行,以前的经文焚毁,不许再学。” 这是维护大一统的手段。 教有教的用法。 “陛下,您贸然焚经,会造成信徒反对的。”耿九畴提醒。 “焚经过于暴力,不许信仰即可。”朱祁钰表示赞同。 宗.教问题过于棘手。 朱祁钰有点不想触碰。 问题是往西打,必须会触碰到这个问题。 往南打,最困难的地形,茂密的热带雨林对大明雄兵来说,是无解的。 西边土地广袤,人种、语言、宗.教等问题,让人头疼。 朱祁钰真想放弃这些地方,往美洲转移。 可神州是祖宗之地呀,如何能丢呢? 唯一让朱祁钰庆幸的是,西北尚未伊化,哈密以东,还都是汉人的天堂。 “对了,费璠发现一种黑油,这种黑油能够点燃,诸卿可知之?”朱祁钰问。 大明似乎没有烧石油的先例。 “陛下,这黑油可照夜,前朝便有书籍记载。” 陈文站出来说:“陛下,微臣在云南做官时,途经四川,四川盐井就用黑油照明,甚至微臣还看到了采油设备。” “什么?”朱祁钰惊到了。 大明也采油? 他们会用吗? 还真别说,大明真的有油井,虽然现在没有官方正式开采,但地方已经在开采了,用来照明、做燃料。 朱祁钰还想拿着黑油吓唬群臣一番呢。 原来人家都知道。 太监呈上来一个玻璃瓶,玻璃瓶里装着黑乎乎的油,用火折子点燃,就能燃烧,发出刺鼻的味道。 “陛下,正是此物。”陈文见识不浅。 姚夔也微微点头:“不瞒陛下,微臣巡抚地方时,曾见过百姓用此做照明灯。” 得了,是朕孤陋寡闻了。 “费璠试了,此物不能用火浇灭。” 朱祁钰道:“所以朕想着,用它烧了安南的森林!” 其实他想当然了。 就算用汽油,也烧不了热带雨林。 他已经让费璠进行石油提纯了。 其实,他最看重的是沥青,沥青能够用来铺路啊。 用沥青修缮驰道,等于有了古代高速公路,他就能更好控制安南、哈密、朝鲜等边陲之地了。 朝臣窃窃私语起来。 “这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先在贵州用着试试。” 贵州土司,个个势力庞大,城池建在大山里面,想攻克绝不是容易事,用石油试试火攻! 说不定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