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这难不倒明军,郭登让人驱赶暹罗人,让他们在前面蹚路,并让他们修补道路。 景泰十三年,十二月,兵锋抵达大城。 拉梅萱派兵和明军鏖战,结果一打就崩,大明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武器,尤其擅长火攻。 燃烧弹跟不要钱似的往战阵里面扔,这东西还灭不掉。 谁让大明汽油多呢。 郭登这十万大军,装备了50万颗燃烧弹。 大明不缺军械,就缺粮食,这十万大军的粮食,都靠皇城司从各国偷买的粮食供应。 曼谷就被建成了一座大粮仓,从曼谷运粮,一路供给。 “大城真的要在朕手中覆灭吗?” 拉梅萱恐惧于明军的战斗力。 他们丢出去的七十万人,也被大明给收了,很多变成了大明奴隶,正在给大明修路。 新益州西部已经又建设好了。 雨季刚刚过去,于谦就率军向东,开始蚕食暹罗疆土。 老挝被攻克后,朱永任老挝特区总兵,暂不拆分,他一边移民,一边西进,蚕食暹罗疆土。 交趾也是这样做的。 但焦头烂额的暹罗,已经顾不得被外患了。 大城被围,暹罗上下恐惧到了极致,尚有的五十万联军,也有脱离掌控的意思。 大明灭了三国,却增强了暹罗的实力,三国借的兵也不会回国了。 尤其得知,勃固城池也被围的消息,拉梅萱就知道,大势已去。 他不打算死守大城,而是带着珠宝率兵北逃,并一把火烧了大城,南方不要了。 天助大明,刚燃烧的大火被一场大雨给剿灭了,明军及时入城,扑灭了小火焰,这座几百年的王都算保存下来。 郭登占据大城,并没有北追。 而是派兵攻克附近的城池,并和新益州接壤。 收到郭登拿下大城的消息,于谦立刻下令,不许北追,等着暹罗自乱阵脚。 五十万来自各国的大军,一定会分裂的,到时候暹罗就是一片焦土。 没必要去当那个恶人。 只要就经营好暹罗的南部,暹罗败局已定。 同时,勃固也传来好消息,勃固被攻克,勃固王室逃出勃固城,但勃固王被抓。 “麻烦了。” 于谦盯着沙盘,脸色阴晴不定:“你们看,暹罗的北方,遍地是山和森林,他们进去,就是要打持久战了。” “邢国公,暹罗本就不服管教,就算抓住暹罗王室,怕是也会叛乱不断。” 许宁道:“他们进去也好,想在里面生存,就得开拓生存空间,省着咱们再开垦。” “你想的美。” 于谦没好气道:“你好好看地图,他们缩进去后,想出来就出来,咱们占据大城,变成了敌在暗我在明,你觉得这场战争好打吗?” “咱们的兵,本就不适合森林作战。” “他们钻进去后,想进去剿匪,没个几百年是做不到的。” 大城被攻克后,暹罗反而成了战争泥潭。 “定襄伯追击,把他们全部抓住就好了。”有个学生道。 于谦哼了一声:“人家都要焚毁城池了,死了心北逃,会让郭登抓住?这是短尾求生,然后焦土政策,看谁能耗得起谁。” “郭登的做法是正确的,咱们先占据南方,北面多山多高原,不利于耕种,就一点点往北推。” “时间问题而已,只要有充足的粮饷,彻底拿下来不是问题。” 可最难的就是粮饷。 这地方虽然产粮,道路差得要命,难以运粮,但这还不是最难的。 最难的是保存粮食,潮湿多余炎热,粮食很快就会腐坏。 于谦沉思不语。 先不考虑存粮的问题,得先趁着这旱季,把联军给彻底破了。 各军整军,于谦亲自领兵五万,兵出新益州,翻过扁担山北上,吞并暹罗东部疆土。 这块疆土是交趾、老挝、新益州三地夹着的地区,很容易就会落入大明手中。 闻听一个个府城被占据,拉梅萱的脸色愈发难看。 他一口气跑到了素可泰去了。 素可泰是大城覆灭的王朝,这座都城,被大城太祖皇帝一把火给烧了,如今他又逃到这里,多少有些悲凉。 而于谦速度极快,从老挝、交趾三路出兵,迅速把暹罗东部的疆土一口吞进去,以巴塞河为线,以东全部变成了明土。 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切断了两地的联系,沿线驻兵,建立棱堡,打退联军的反扑。 于谦可比梁珤狠得多。 他先给好处,让百姓出来修路,一点点征人出来修路,暹罗人得了好处,自然出来的越来越多,很快就把路修好了。 于谦立刻下令,屠。 新益州安置不下的人口,不断往这边移。 为了加快速度,他给移民大批好处,先到的先分奴隶、女人,到得越早的分得越多,还有免费的房子住。 拉梅萱收到消息,直接就吐血了。 于谦来东南一年多,不显山不露水,忽然一战,就打断了暹罗、阿瓦的脊梁。 梁珤是屠了,但他不彻底,大批人钻进山里了,后患无穷。 于谦也屠了,但逃进山里的人少,起码大块大块的土地闲置出来了,都是开垦好的,明人进去就能种植。 路也修好了,分发了武器,占住即可。 这就看出能力差距来了。 驱使占领区的人修路,一般人可做不到,给好处人家也未必出来,信任是一点点建立基础的。 于谦就能把他们诓骗出来,组织人给大明修路。 修完就屠掉。 一劳永逸。 移民还没结束,就进入雨季了。 拉梅萱受不了大片疆土落入大明手中,不停派兵反扑,哪怕是雨季,也不停渡河攻打明军。 甚至派兵冲过去焚毁粮食房屋,丢掉的就全部毁掉,让大明也得不到。 他能做,于谦也能。 于谦也派兵去袭扰他们。 而且,于谦手中兵力少,分散,能够吃四面八方的粮食,暹罗可不一样,暹罗就有五十万联军,供养这么大规模的军队,粮食很快就出现问题了。 尤其进入雨季之后,开始断粮。 很快,五十万联军乱起来了,开始互相杀戮,大肆劫掠,暹罗王带着的大批财宝,就成为争抢的对象。 拉梅萱被杀,暹罗朝廷官员多数被杀,女眷被联军蹂躏至死。 五十万大军崩溃,大肆屠杀抢掠,素可泰乱成一锅粥,甚至巴塞河以西也乱了起来。 催生出各路军阀,大肆混战。 于谦收到消息,竟松了口气,暹罗,定了。 但又头疼了,这样一个混乱的暹罗,想彻底吞并,没个三十四年,是做不到的。 捷报早已经送到内地去了。 中枢收到捷报,都是景泰十四年六月了。 “这才是于谦!这才是大明军神!” 朱祁钰神情激动:“东南夷是朕的心腹大患,东南联军,牵动了大明大半军力。” “四十五万大军啊,孤悬海外,粮草供应是个极难的问题!” “每天花出去的银子,如流水一般!” “若非于谦这一战,还不知道要花几年呢!” “好啊,只要打垮了东南联军,占领新地都是小事,不花那么多钱了啊!” 东南夷造反两年,朱祁钰花了1700万。 从印度购买粮食多贵啊,损失也大,基本上十船粮食就要损失一船,人吃马嚼再加上意外。 多亏皇城司在各地发力,收买高层,弄来粮食供养大军。 看着大军驻守容易。 却不知道,每一秒都在花银子。 换了任何朝代,都支撑不起来这么多钱。 朱祁钰是敞开了内帑,随便花,才换来这一战的胜利。 幸好于谦迅速拿下暹罗西部疆土,这样一来,暹罗再产粮,也供应不了五十万大军,外加几百万百姓的生存了。 用不了多久,五十万大军就会崩溃。 而靠新益州和新地,起码能支撑三分之一军粮,那就能剩下三百万啊。 用这三百万去移民、垦殖,过几年这块地盘就是大明固有领土了。 屠得好啊。 “今年旱情也已经缓解了,真是双喜临门!” 朱祁钰十分开心,大肆恩赏百越三军:“加于谦一品左柱国,授太傅,赐一世国公世券,晋郭登为定襄侯,欧信为平乐侯,李震为江宁侯,三军皆有重赏。” “宣郭登回京完婚。” “若南方没有大战,明年就可以西征了!” 他的目光看向东察合台汗国的方向:“新地盘建省,设荆州和扬州两省,名字再由阁部核定,届时再改。” “于谦暂任新二省督抚,管辖新荆州、新扬州、新益州三省。” “新益州没安置下的百姓,向北迁,多多分土地便是。” 黑龙江。 杨信、赵辅、毛忠三将夹攻兀良哈,兀良哈大败。 野人造反,冲散了四部的建制,被大明捡了便宜。 四部丢下三四万具尸体,向东而逃。 虎尔哈诸部只剩下全盛时的三分之一人口,被迫投靠大明,杨信三将继续追击,兀良哈四部死伤无数。 岱钦逃到了斡兰河边上,终于甩掉了追兵。 四部只剩下十四万人了,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干粮也早就吃光了。 “长生天,你就要如此惩罚我吗?” 岱钦嚎啕大哭。 这地方荒无人烟,牧草也不肥美,他们还没有牛羊,这些人跑到这个地方,除了饿死,还能怎么办啊? “不如投降大明了。”希日哭泣,他最惨,科尔沁部没剩几个人了。 伯颜也是这样想的。 这地方荒无人烟,没有粮食,还特别冷,十四万人啊,除了死在这,哪有路可走? “不如咱们回去?”斯钦提议。 “没粮食了,也没牛羊了,怎么回去?” 岱钦哭丧着脸:“那杨信追得太狠了,若不追得那么凶,我们也就不逃了。” 说实话,四部损失并不大。 若非虎尔哈野人叛逃,明军还奈何不了他们呢。 即便跑出几千里,他们才损失了六万人,可见这支军队的精锐程度。 问题是,肚子饿啊,没粮食吃啊,好汉也怕饿三天。 “大明有船,咱们派人去联系大明,愿意投降,什么条件都答应。”希日哭着说。 岱钦还是不愿意去给大明当狗。 若愿意,兀良哈部,何必跑出这么远呢? 岱钦忽然发现伯颜眼神不对:“你现在就是吞并了我的部众,难道能搞到粮食吃?” “没有饭吃,你人越多,问题越大!” “这个时候,应该其利断金才是!” 岱钦防着伯颜。 伯颜一琢磨,确实是这个理儿。 但忽然胸口剧痛,岱钦一把尖刀刺在他的心口上,只看见岱钦癫狂的笑容:“你死了,察哈尔部就是我的了!” “你个蠢货!” “兵力强,去投靠大明,也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再不济,把你的马匹都吃掉,我们也能扛过去!” “蠢货!” 刀子抽出来,岱钦看见伯颜倒下,张开双臂哈哈大笑:“这十四万兵马,都是我的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