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工程-《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3/3)页

    倒是沟通怒江和澜沧江,他是支持的。

    百越之地除了气候恶劣外,其他都好,是个富庶之地。

    “王卿,你好好想想,朕开凿这条河的目的。”

    朱祁钰道:“良田多少并不重要,有没有,损失多少,朕都不在意。”

    “朕在意的是战略。”

    “朕要西出,必须要有足够的运力。”

    “朕需要有一条如长江那样的大江,让大明的兵卒西出西域,攻掠各国。”

    “大明想成为世界霸主,疆域仅止于此,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信不信,朕只要一死,疆域就会缩回去。”

    “因为控制西域,中枢是赔钱的,百越之地又太远,不如分封出去划算。”

    “别摇头,朕死了你们就会立刻变脸!”

    这一点是证明过的。

    太宗皇帝活着的时候,没人敢说放弃交趾,宣宗皇帝继位没几年,就放弃了。

    “可有了这样一条江,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

    “别说没有万亩良田,就是把西域土地全部盐碱化,也在所不惜!”

    “朕要的是一条通往西方的河!”

    “朕要的是一条通往百越之地的江!”

    “是战略要道!”

    “还有,王卿,你不觉得印度太富饶了吗?”

    “现在印度没有强权,可当朕的皇子们,分封过去的时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霸主呢?”

    朱祁钰目光阴沉,走到地图前:“王卿,你来看,印度的地缘优势,和大明的地缘优势,哪个更好?”

    若从欧罗巴、非洲、亚洲地形来看,印度得天独厚,占据正中间。

    大明呢,太偏了。

    就算加上美洲、澳洲,大明也无法成为世界中心的。

    而大明想翻越乌斯贜去实控印度,根本不可能的,就算进入现代社会也做不到的,太远太远了。

    既然无法实控印度,为什么不把印度变成烂地呢?

    印度那么热,没有了充足的水源,就是一片干旱地,印度最大的粮仓旁遮普,就在印度河上。

    再截留恒河水,让恒河平原减产。

    印度河道都在乌斯贜上,大明随便改,印度就吃屎去吧!

    等皇子成年后,把印度拆分成各个封国,再控制住印度的水源,印度就只能永远依附大明。

    乌斯贜这块地方,实际效用什么都没有,但却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这里面有整个亚洲最重要的水源,喇嘛教又有控制漠北的钥匙,还有将印度和大明阻隔的天然屏障。

    大明能俯攻印度,印度只能仰攻大明,水源又控制在大明手里,他们蹦跶个屁啊。

    “是老臣短视了!”王竑跪在地上。

    朱祁钰将他扶起来:“王卿,您不是短视,而是没有将自己,视为这个世界的主人!”

    说到这里,他环视诸臣:“你们都看到了朕的贪婪,却没看到朕的战略眼光!”

    “朕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小个体。”

    “大明是俯视全世界。”

    “朕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而你们是代朕执掌这个世界的人。”

    “谢迁王华提出来的外交论,归根结底说的是眼光,时代变了,你们该站在世界的顶端俯视这个世界。”

    “而不是将眼光只看在大明一角上!”

    “朕要将整个世界变成一盘棋,任何国家都是朕手里的棋子。”

    “要有扶持,要有制衡,才能让世界维持平衡,大明才能当好这个霸主!”

    “以前大明也是东亚霸主。”

    “但大明从来没做过霸主该做的事情,所以大明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感极低!”

    “那些没良心的附属国,前脚吃了大明的好处,后脚就把大明抛之脑后!”

    “原因什么?诸卿知道吗?”

    “因为大明太软!”

    “没打到他们头上!”

    “给个屁好处,直接打他们,索要他们的金钱!让他们给大明进贡,给大明服务!把自己当成下等人!”

    “这才是霸主!”

    朱祁钰语气激烈,旋即语气一缓:“但是,战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展露政治智慧了!”

    “用外交的手段,怀柔一个又一个国家,把他们变成大明的狗腿子!”

    “别把这些国家当成人,把他们看做一座座金山银山,动不动就收割一波。”

    “但收割,不止打仗一条路,相反,战争是最落入下乘的。”

    “要用政治智慧,要用外交手段!”

    “把属于大明的利益,装进兜里,不属于大明的利益,分割开来,雨露均沾。”

    “慢慢的,让这些国家彻底依附大明,大明对他们进行疯狂渗透,打断他们的脊梁,让他们从心眼里把自己当成奴隶!”

    “依附的不是仁义礼智信,而是利益。”

    “别跟他们讲书里的那一套,只讲利益,其次要讲信用。”

    “但这个信用,是对于大明来讲的,比如说,他们欠大明的钱,那就得讲信用还钱;相反,大明欠他们的钱,我们凭实力欠的,凭什么要还?”

    “利益,是外交中的最重要一环。”

    说到这里,朱祁钰语气一缓:“诸卿,你们都是这世上绝顶聪明人,放眼世界,比你们强的,没有多少。”

    “只是你们的思想太过于陈旧。”

    “如今时代变了,大明以前闭关锁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不一样了,大明不能只吃饱,要吃好。”

    “不是朕一个人吃,要让大明三亿百姓跟着吃。”

    “以前吃土里刨食出来的一点粮食,现在吃的是列国的贡品。”

    “永远记住,大明是世界霸主,站在世界顶端的人!”

    “不止朕站在上面,你们,乃至民间百姓,全都站在上面!”

    “三亿明人,站在上面!”

    “下面的所有人,皆是为三亿明人服务的奴隶。”

    朱祁钰话锋一转:“可是,怎么说服他们为明人服务呢?”

    “诸卿,是不是需要讲一个故事呢?让他们深信不疑的故事,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东西掏出来,奉养大明?”

    “该不该给他们灌输一套当奴隶的思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奉养大明?”

    朱祁钰笑了起来:“张仪能逞口舌之快,骗来楚王六百里。”

    “大明需要一万个张仪。”

    “去列国给朕骗来一万个六百里。”

    “可以不给地,但钱不能少!”

    “这叫纵横家!”

    “朕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论,不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而是一套强盗思维,把这一套灌输给世界,让世界人将这一套东西奉为准则!”

    “诸卿,大明是霸主!是这个世界规则的制定者!”

    “这套规则的制定,关系着三亿百姓的幸福生活;这套规则的制定,关乎着大明在世界的地位,同样关乎着朕这个大皇帝的世界地位!”

    “朕是不是这世界上的唯一皇帝?是不是天下君王,见到朕都要奉为君父呢?”

    “就看这套规则了!”

    朱祁钰拍拍王竑的后背,走回御座上:“诸卿,改变一下思想吧,该从对内,转变到对外了。”

    “以前王朝是靠剥削百姓活着。”

    “现在,朕想靠吸血列国活着,不止朕活得好,朕要让三亿百姓活得都好!”

    “现在,制定世界规则的权力,朕交给你们了!”

    “由你们,来制定这世界的规则,制定这个世界的游戏法则!”

    “朕执掌天下,但代朕宰执天下的人,是你们啊!”

    朝臣听得认真,待皇帝说完后,全都跪伏在地:“陛下一语惊醒梦中人,臣等醍醐灌顶。”

    大家都是绝顶聪明人。

    纵然有人私节有亏,但对大明的热爱,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尤其是制定世界规则,激发了他们的权力欲望,以前是管三亿人,现在要管十亿人,当世界的宰辅,爽不爽?

    “朕知道诸卿的心,朕都看在眼里的。”

    朱祁钰笑道:“只是劝诫诸卿,该改变思维了,大明如此伟大,不该是朕一个人伟大,而是满朝诸卿跟朕一起伟大,整个天下的明人,随朕一起伟大!”

    “这个世界,本就由大明踩在脚下的,如今只是换个方式而已。”

    “所以朕对募集改造中华江的钱,很有信心。”

    一提这事,朝臣又翻白眼。

    您早说不用自己掏钱啊,我们还跟您犟什么啊。

    现在是理论阶段,还是要实地考察的,考察之后要层层批复,到时候朝臣就知道这个工程可不可行。

    就算施工一半,中枢也完全可以叫停的,到时候剩下的钱,不就又入户部了吗?

    正说着呢。

    一个太监兴冲冲进来:“皇爷,成功了!”

    朱祁钰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真成功了?”

    太监送上来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输血成功的实验。

    第一次实验是景泰十五年,一百个犯罪该处死的奴隶,分别采血,互相输到对方血管里去。

    这项实验耗时八年,经过反复输血,以及一些失血治疗、输血器械等等全套实验。

    经过几千个奴隶的反复实验,终于确定输血治疗的新方向,但关于血型判断,还在摸索过程中。

    但这绝对是外科手术史上的巨大突破。

    朱祁钰看完,便给朝臣看。

    朝臣一个个惊异非常,觉得这种实验太惨了,好在用的奴隶也是罪大恶极的。

    这项实验还实行了跨人种输血,也需要血型相配,几乎是没有问题的。

    “陛下,这实验是从何时开始的?”李贤小声问。

    “景泰十二年,但当时是理论阶段,从景泰十五年开始,进入实验阶段。”

    朱祁钰并不觉得反人类:“这些奴隶本就该处死,让他们为大明医疗事业奉献,是他们的福气。”

    “诸卿,这只是实验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你们未来会知道的。”

    朝臣顿时不寒而栗,难怪奴隶人数是保密的,只有厂卫知道具体人数,阁部只能约莫出个大概。

    肯定还有很多奴隶,在进行秘密实验。

    他们都看过印度、希腊医书,其中最震撼的是移植构想,皇帝不会也在实验吧?

    那太恐怖了吧!

    印度医书还好一点,希腊医书是最反人类的,那里面的很多思想,比青囊经还反人类。

    可皇帝似乎一直在做实验,已经做了十几年了!

    反复发烧,昨天好了,今天又发烧了,这波太厉害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