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终流入咸海。 整个中华江,主干流才算彻底做完。 全线的河名,统称为中华江,流域面积,要超过长江,作用要比黄河还要大。 整个沿线的百姓,都被迁移走了,本该迁去费尔干纳盆地,但盆地里天天暴乱,只能迁去魏国。 景泰四十六年十二月,乌斯贜向中枢报捷,中华江建设完成! 和计划基本相同。 经过注水的疏勒河,全线能够行驶大型船支,又扩大了弱水流域,全程行驶大船。 大明的运力,就能从国内,直接运到咸海。 整个流域,都在大明掌握之内。 中华江,也成为大明第三江。 大明拥有八条大江,长江、黄河、中华江、黑龙江、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澜沧江,全是大江大河。 治水司又提出,引额尔齐斯河的水,注入疏勒河,加大疏勒河流域,也方便大明的船支,通往鄂毕河。 进而彻底掌握鄂毕河。 主要是额尔齐斯河要给甘肃进一步注水,让甘肃和青海的河道扩大,让中枢能派更多的大船进入中亚。 这条决议,皇帝立刻通过,工期预计三年。 而这次活下来的1400万奴隶,因为立下功劳,转为二等人,给予一部分工钱,改名为大明工程队。 二等人就有娶妻权力了,这是修通中华江的奖励,未来说不定能变成明人了。 随着中华江建设完毕,乌斯贜全线通了沥青路。 大明已经不是流官控制了,而是一切都由中枢指派,乌斯贜已经从宣慰司,变成大明腹地。 截止到景泰四十三年,大明所有省份,都通了沥青路,如今正在修通往藩国的沥青路。 主要是印度、中亚的路。 而在西欧。 东欧剧变,给西欧各国敲响了警钟。 大明商王,打败了克里米亚汗国和莫斯科公国,如今两个汗国,对大商俯首称臣。 这直接威胁到了奥斯曼东进的道路。 奥斯曼疯狂散布恐明消息。 大楚肯定收到了影响了,但并不大。 这几年,朱见深一直在巩固根据地,整个意大利,正在进行民族替换。 到了景泰四十四年,整个意大利,已经找不到原住民了,全是汉人衣冠的明人。 他们比大明更加保守。 不许人披头散发,不许人剪短头发,不许穿奇装异服,甚至景泰装也被打入奇装异服的行列。 礼数,比大明更重。 机械、化学之学,被斥为末端之学,甚至基教之学,也被士大夫列为禁书,不许阅读。 这引起了罗马教宗的极为不满。 从朱见深占据意大利之后,就不建教堂了,还修了几座佛寺,这大大刺激到了罗马教宗。 教皇甚至要举行一次十字军南征。 对此,朱见深全当放屁,继续修建寺庙和道观,儒教香火遍地,佛道会儒教融合,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明人信封的是儒教,而非其他教。 欧罗巴列国也乐得看笑话,反正神圣罗马帝国都倒了,谁都知道,教皇那一套,是稳固统治的,谁也不想头上坐着一个太上皇。 当初引进大楚,就是西班牙的战略眼光。 现在看,是最正确的事情。 同样的,有教皇遏制大楚,大楚在欧罗巴永远是外人,他们就是天然靶子。 朱见深呢,痛并快乐着。 他对自己的国家,进行深层次改造。 尤其从国内,吸引上万顽固派,对大楚进行大手术。 刘大夏看在眼里,只能唏嘘。 他很明白楚王的意思,楚地在群狼环伺的欧罗巴,终究是外人,倘若不保持文化独立性,他们很快就会被同化的。 汉文化之所以强。 强就强在,永远无法被同化。 后世西化三百多年了,终究还是汉文化占据了上风。 看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被同化了,只有汉文化,经久不衰,越被同化越去粗取精,越厉害。 所以,大楚为了保证独立性,就强制国民,灌输严苛的儒家思想。 不止如此,朱见深还对法国进行了反向输出。 法国新皇查理八世,是在大明扶持下,顺利登基,得以继承富饶的法兰西。 欧罗巴霸主的头衔,已经移回了西班牙头上。 这几年,西班牙从新地搞回来特别多的钱,导致西班牙高度通胀,不得不将钱卖给大明。 自然而然的,西班牙就暴富了,重新组建了无敌舰队,再次成为欧罗巴霸主。 但北非殖民地,终究还在法国手上。 而这些土地,正在被大楚蚕食。 大楚人口达到了620万,中枢还在派人过来,意大利这块破地装不下太多人,那么只能往北非移民,进行软殖民。 法国自顾不暇,虽然查理八世有两个强势的姐姐,一个娶了姐姐的怪叔叔,他自然选择和大楚站在一起。 朱见深很清楚,等到查理八世长大,他就会翻脸不认人。 但到时候,大楚也能顺理成章拿回北非殖民地。 那可是大楚的固有疆土。 他儿子朱佑樘,掌握着开罗,把开罗经营得无比富庶,尼罗河流域,也再次繁茂起来。 他的弟弟崇王,在红海下游,也过得十分富庶。 兄弟叔侄三人配合默契。 奈何崇王不是称王称霸的个性,这些年一直经营自己的土地,扩张很慢。 倒是景泰三十八年,分封过来的十八皇子朱见滨、二十一皇子朱见涛、二十二皇子朱见溚、二十三皇子朱见津,分别分封在南非、东非、西非、中非。 十九皇子朱见汭在景泰三十年,就分封到了马达加斯加岛上了。 如今,非洲四王,都在跑马占地。 就是崇王最慢,甚至有占着运河,吃饱喝足就够了的意思。 朱见深派人和弟弟谈过了,崇王就是不争不抢的性子,到了今天,他的地盘已经和随王朱见涛接壤了。 朱见涛的随国,已经成为非洲腰部大国了。 倒是崇王和随王交好,随王害怕楚王,所以罢兵不战,转而和崇王交好。 至于非洲大陆上的岛国,占据的都是宗室诸王,不管他们乐不乐意,反正皇帝就是小气。 大岛也是给儿子留着的。 小岛,才分封给宗室诸王。 主要是之前宗室诸王挑肥拣瘦,不愿意去非洲,而是垂涎国内的婆罗洲,让皇帝厌恶,直接分封岛屿,当岛主去吧。 但皇帝规定,各岛国为藩国不征之国。 各大藩国,要给予一定财力支持,说白了就是养着,不许攻打。 对于躺平的人来说,绝对是好去处。 朱见深年龄也大了,他不敢奢望自己有皇帝那么长寿,担心随时会死。 而北非疆域又拿不回来。 朱佑樘是有本事的,楚国交给朱佑樘,一定能拿回北非。 但是,他得给自己其他儿子考虑呀,他有八个儿子,若能把儿子们分封出去,在北非当小国国王,依赖于楚国,倒也不错。 朱佑樘是坚决反对。 他认为,藩国会让大楚进入无休止的战争中来,认为大楚本就该是大一统王朝。 地中海再大又如何?只要有船支,就能抵达各地。 他并不知道,大明的蒸汽机已经研发成功,已经装在船上和火车上了。 这番话,让朱见深的其他儿子们,恨死了这个大哥。 朱佑樘也无所谓。 他对朱见深没感情,他是皇帝养大的,权谋也是皇帝一手教的,他是皇帝钦定的楚太子,朱见深可不敢换了他。 大楚现在确实厉害,但同样得罪不起大明。 别忘了,非洲有七个藩王,不是他朱见深一家独大的。 朱见深将目光瞄向西非。 西非太大了,仅凭朱见溚,是无法完全占据的,倒是可以把他儿子们分封去西非,去做真的藩王。 朱佑樘还是不同意。 朱佑樘从小和朱见溚一起长大,知道这位叔叔是个草包,皇爷爷把他分封到西非,其实是让他爹庇护他。 等他朱佑樘登基后,稳定欧罗巴疆土后,他就会对西非动兵,西非太大,他二十二叔吃不进去,他帮忙吃进去一些。 朱见深对朱佑樘很生气。 甚至给皇帝写信,想废了朱佑樘。 信刚刚送走,他就听说,商王在东欧搅得天翻地覆,顿时佩服这位,这位在宫中就是有本事的。 到了东欧,如鱼得水。 不过看到皇帝给他配备的阵容,朱见深酸了。 若给他也配备这个阵容,他能推到北冰洋去,维京人算个屁啊。 但他清楚,东欧副本的难度,绝对是藩王中之最,其次是魏王,第三才是他楚王。 这段时间,他也在看地图,换做他来打,估计做不到老四那样,老四是实打实的打崩了两个汗国。 随着皇帝给支持,老四不停侵吞莫斯科领土。 打定主意去莫斯科当皇帝去。 看见老四雄心万丈,朱见深目光往下看,楚国连北非领土都拿不回来,还被法国当成殖民地呢。 他不能等了,他年纪越来越大,若等朱佑樘继位,他的其他儿子们估计没有好下场。 必须先收回北非,图谋西非,把儿子们分封出去。 景泰四十五年,朱见深悄然收复阿尔及尔。 遭到法国警告,法国扬言要和大楚断交,但朱见深铁了心要收复领土,不顾法国劝告,鲸吞科尔马,收复大楚在北非的固有领土。 并强行驱逐法国人,声称该地区是大楚固有领土,作为友好国家,法国应该归还大楚合法领土。 这可把法国小皇帝气炸了肺了。 还等着长大了再反戈一击呢,谁想到朱见深直接背刺法国,大楚不讲信用不是一次两次了。 小皇帝立刻联络西班牙,请求老大出面,制裁楚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