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喜欢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就没有想做栽树的前人吗?” “朕想为大明栽树,你们百般阻拦,都说了,钱不用你们出,朕自己出。” “几百亿而已。” 谢迁没听到前面的话,听到后面那句话了。 几百亿而已? 皇帝有多少钱? 没人知道皇帝有多少钱,不是说皇帝在各行各业投资巨多,所以没人知道皇帝有多少钱。 而是,皇帝参与在美洲开采金银矿,非常多。 中枢密议过,皇帝手上的黄金,估计超过700吨,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皇帝。 反正有人说,紫禁城地下埋的都是钱。 这倒是真的。 内阁也收到风声了,皇帝的养心殿底下,有一个巨大的藏宝库,里面装着数不完的金银财宝。 不,银子都不配藏在这里。 藏的都是顶级珍宝。 这还没算字画古董等宝物,那些放在两个博物馆了,那也都是皇帝私人物品,都是姓朱的。 朱见淇也被震住了,他爹到底有多少钱,他也不知道。 反正他知道,皇帝是一把一把真金白银地往各行各业砸钱,丝毫不见皇帝穷。 朱佑榶蠕了蠕唇,爷爷这么有钱,传到他手上的时候,安静的当一个败家子好不好呢? “咳咳。” 朱祁钰发现财富外露了:“诸卿,朕的意思是该修。” “陛下,您确定280亿,全由您出吗?”李东阳小声问。 “胡说什么呢,朕哪来那么多钱呀。” 可养心殿的人都不信。 “别说钱的事了,这是为百姓着想的大事,钱不钱的,多俗啊。”朱祁钰岔开话题。 “陛下,乌斯贜环境专项治理,还缺两千万,要不内帑出喽?”刘健腆着个大脸说。 “你要是不能干,就让李东阳接班。”朱祁钰变脸了,这钱都说好了国库出,凭啥内帑出。 “陛下,您看您说的,微臣上来,也没钱呀。”李东阳坏笑。 朱祁钰脸直接就黑了:“太子,把他们拉出去,朕不想看到他们。” “陛下,一千万,就一千万。” 刘健嘿嘿笑道:“您出了这钱,联欢会的事,微臣帮您想办法。” “滚蛋,联欢会是太孙的事,你让太孙掏钱。”朱祁钰才不傻呢,这次钱掏了,下次内阁还找他,皇帝可不当这个冤大头。 刘健不怀好意地看向太孙。 朱佑榶可不敢和皇爷爷站在对立面上,他还想继承万贯家财呢。 最后好说歹说,皇帝从内帑掏了二百万,才打发走他们。 “皇爷爷,您跟孙儿说个实话,咱家到底有多少钱?”朱佑榶有点小激动,当败家子的好日子要来了。 “有个屁钱,朝廷是这要钱那要钱,民间发展也要钱,研发还要钱,朕哪来的钱?抓紧滚,再晚一会,朕就把你剁了卖了换钱去。” 朱佑榶敢断定,他爷爷准有钱。 他忽然有点明白了。 老皇帝不遗余力的支持藩国,藩国那些皇帝,逢年过节的谁不孝顺孝顺他们的爹,像美洲、澳大利亚、非洲,金银珠宝钻石最多了。 老皇帝只要勾勾手指,他们就会不停往皇帝手里送。 所以,看似藩国没有给大明好处。 其实这些好处是给皇帝了。 可老皇帝保密工作做的好呀,连朝堂上都不知道,皇帝在藩国做大生意,赚海量的钱。 皇帝对加高兴安岭,非常感兴趣。 他已经派人去西伯利亚考察了,看看北面有没有比兴安岭更合适的地方。 翌日早朝,朱见淇和群臣全是牢骚话。 认为大明没必要折腾了。 奈何皇帝已经派人去东北考察了,并向全社会征集意见,反正中枢想吵,那就让天下人跟着一起吵,看看能吵出什么结果。 果然,密奏内容曝光,引起全社会热议。 东北人倒是希望过上温暖日子。 但河北、河南人不想啊,本来夏天就够热的了,这要是阻止寒流过来,他们会不会更热? 突厥四省百姓是坚决反对,他们习惯了寒冷生活,不想改变居住环境。 至于填充两个海湾,反对声音倒是不大。 也有生态学家担心,填平海湾后,会不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丢失,会不会造成环境不可逆的影响。 近几年,蒸汽机的推广,工厂增多,排污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再加上中华江的修建,严重破坏了乌斯贜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几年中枢斥重金治理环境。 污染,已经近几年最热门的话题。 中枢也在花钱治理,不断下文件,解决排污、排放等污染问题,甚至,为了保护京畿环境,把重污染工厂挪去了天津。 北直隶,只剩下北京和天津两个市了,土地完全连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北京,哪里是天津。 南直隶也是,只有南京和上海两个市。 而随着工厂挪走,北京房价下降,天津房产增值,但天津环境问题愈发严峻。 景泰五十六年,中枢决定从天津迁走二十家重污染型企业,迁去倭国。 今年年初,又迁出二十家重污染企业,去倭国。 两地房价出现小幅度下降,民间出现了离京潮。 而北直隶常驻人口,是3000万,居住人口高达5000万。 但京师没有出现严重的雾霾。 因为提早重视环境问题,关停所有不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又将大批企业转移去倭国。 倭国已经成为大明重污染产业转移的主要地区。 皇帝对倭国的定义,就是重污染型企业。 因为倭国临海,适合排污,再者倭国这个地方,地理环境太差,常年地震火山,很不安全。 再说了,大明还没将收复倭国提上日程呢,虽然倭国幕府不断恳求皇帝,收了我们吧。 皇帝还在榨干倭国最后一丝元气。 还有一个因素,从景泰八年开始,就大规模种树,五十年来,不许砍伐,又不停种树,整个北直隶,郁郁葱葱,一片绿色。 近几年,新颜料的推广,民间房子也开始刷油漆,五颜六色的,皇帝又允许民间使用皇色和红色,民间彩色房子很多。 不止北直隶,整个大明,都是彩色的。 不是原来一派灰黑色的色调。 以前颜料贵,随着从石油中拆解出来油漆,颜料价格跟着暴跌,于景泰四十六年,油漆就步入千家万户了。 景泰四十七年春节,内帑出资,给城墙刷上颜色。 这几年,过年过节,皇帝都会出钱,给天下增加色彩,但这笔钱皇帝不打算自己出。 他提出广告的概念,让商人竞拍城墙广告,用这笔钱,弥补粉刷城墙的成本,还有赚头。 之后,地方就把这笔钱给吞了,也不用皇帝出资粉刷城墙了,交给地方就好了。 景泰五十年,林业司从伊国引入沙漠椰枣,试图在西北沙漠中种植。 椰枣是热带树木,需要改良基因,才有可能种植成功。 林业司研究所,正在研究这个课题。 藩国占据世界后,开始和大明互通有无,大明的东西,出现在藩国,藩国的东西出现在大明,整个世界逐渐连通成一个整体。 “老四十可真能想美事,让他二儿子去丹麦,他怎么不上天呢!” 朱见淇收到陈国奏疏,直接驳斥回去。 而这道奏疏,被抄写官员抄了一遍,送去了养心殿。 老四十一启程去就藩了,如今为皇帝掌奏疏的,是朱见淇家的老二、老三朱佑榷和朱佑槿。 他俩挑出需要皇帝看的奏疏,给老爷子过目。 朱祁钰看完,嘿了一声:“你们的爹呀,就是小家子气。” “老四十是有眼光的。” “丹麦这个地方,能遏制卡马尔联盟,又能遏制德国的野心,战略眼光是不错的。” “也难怪你爹不开心,老四十只想让大明出力,不给大明好处,陈国捡便宜,让他太子吃亏,你们爹能乐意?” 朱佑榷和朱佑槿对视一眼。 他们知道,等打下奥斯曼,老爷子就会将他们俩也分封过去。 所以,他们不止要熟悉政务,还要熟悉各个藩国的事务,等他们继藩后,就要和这些国家打交道了。 “爷爷,大明没有余力为藩国打仗呀。”朱佑槿试探皇帝的态度。 “不是余力不余力的问题。” 朱祁钰道:“这是态度问题,这次朕帮了陈国,其他藩国呢?都想让儿子去继藩,朕帮不帮?” “按照你爹批的,送去陈国。” “陈国想占据这块地方,朕允了,但地盘要他自己打。” 其实。 朱见溽也知道,老皇帝不会同意的。 陈国只是想占据这块地方,必须得把卡马尔联盟给搞崩溃了,才能火中取栗。 他其实觉得英国这条狗比较好用。 随着荷兰躺平,英国独木难支,这个时候是驯服英国的最好时机。 朱见溽做出了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 收服英国。 英国本就是个马仔,先跟西班牙混,又跟葡萄牙混,又荷兰混,现在跟着陈国混。 英王这么快服软,因为明奥战争,大明取得压倒式胜利,在景泰五十七年六月,兵围首都瑟于特。 奥斯曼首都好几个,瑟于特只是其中之一。 大明付出十几万伤亡,取得战争第一阶段胜利。 大明开始用惯用技能了,对瑟于特附近所有城池,进行屠杀。 结果,占领区大规模倒戈,大明陷入战争泥潭。 刚取得的战果,在八月就全都吐了出来。 明奥战争,竟以大明战败而告终,明军累计损失超过二十万人,算是大败。 这是大明对外战争中,罕见的大败。 但奥斯曼也不好受,损失战兵超过40万,百姓死伤近500万,焚毁城池百余座,可见明军的破坏力。 而明匈战争中,即便有德皇参战,大明还是干翻了匈牙利,对匈牙利地区开始屠杀。 蔡王朱见涯继藩于此。 同年,赵国朱佑椆拿下了芬兰,成为波罗的海上的霸主。 加速了卡马尔联盟的崩溃。 中亚四国的领土纠纷,让中枢十分头疼。 大魏贪了太多领土,让其他三国不满,而中枢稍微处置不当,就会让四个藩国离心离德。 朱见淇不敢处置,请皇帝亲自处置。 皇帝大手一挥,将藩国分界线重新划定,勒令藩国按照大明划定的分界线来规定疆域。 朱见淇一看,差点吐血。 皇帝把富饶的领土,全都划给魏国了,这是逼着中亚打仗啊。 本来诸国就对疆域划分不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