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百年后,也许伊国也会郁郁葱葱的。 这是朱见滁最大的愿望。 和他一样,封在西印的许王朱见浙,也在玩命种树,但都没他凶,毕竟人家站着一块绿洲,他境内全是沙漠。 除了沙漠旅游,一无是处。 关键搞沙漠旅游的国家很多呀,像卫国、英国、楚国都搞沙漠旅游,大家都大相径庭。 若非西游记里面有伊国,他还能刷一波猴的存在感,不然什么都没有了。 朱佑榷兄弟俩随魏王回到许都,秋明。 秋明发现了巨大油田,当初老皇帝就说此地有油田,一语成谶。 现在的许都,已经成为中亚最富庶的城市。 许都有中亚最复杂的交通网,从许都上车,能通往大明、商国、伊国、隋国,通往许国和宁国的路还在修。 用不了多久,就能通往各国。 中亚明珠很多,比如塔什干、撒马尔罕、鄂木斯克、叶卡捷琳堡、杜尚别、喀布尔等,全是中亚顶尖大城市。 可这些城市,都无法和许都比。 作为魏国的国都,魏国紫禁城,虽仿照北京紫禁城建的,但建地面积,却超过了百万平。 紫禁城才72万平。 魏国紫禁城里还建造了一座中亚王城,和一座西欧王城,三座王城,共同组建了魏国紫禁城。 朱佑榷兄弟俩在许都转了一天,只走走完了一条商业街。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街! 不是中亚最大,而是世界最大,大明也没有比许都商业街更大的商业街了。 许都总人口仅800万,仿佛比北京人还多呢。 因为许都构建城池时候,将城市设计得充满层次感,让人看着不会乱,还觉得开阔、广大。 不像北京城,是新老交替的城市,老城区外围包裹着新城区,层次感没有设计好。 而许都完全是一座新城,建造才三十年左右,一切都是按照新设计理念去设计的,设计者还是蒯祥。 蒯祥根据当时所有城市的新情况,总结设计出来的新图纸。 大魏大城市很分散的,人口都不是特别多。 像叶卡捷琳堡的安邑,人口才700万;塔什干人口820万;撒马尔罕,人口790万;托木斯克人口600万。 老皇帝曾说,魏国发展最均衡,看看大城市人口数量就知道,并没有出现高度集中的城镇化,也早就了魏国房地产发展不起来的结果。 没错,魏国房地产就没发展起来。 魏王还犯愁呢,这么多人口的大国,房地产没发展起来,没有房地产这个蓄水池,民间百姓看似生活富裕,其实是存不下几个钱的。 他们的钱,会被大明如抽水机一样,抽回了大明。 因为大明好东西多呀,大明产品适合投资啊,很多魏国百姓,都在大明有投资的。 他们觉得在魏国买房子不保值,在大明买房子就很保值啊。 尤其铁路一通,在长安买房子,保准保值。 导致长安房子贵的吓人,本地人都买不起,但房价却居高不下。 当时财政官员都懵逼了,因为房价掉不下来,还没人住,长安没有那么多人啊。 后来调查才知道,都是魏国人买的。 朱见濬看到报表,整张脸都黑了。 我们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被大明赚走了。 这就是距离母国太近的弊端,看似能得到大明的时刻帮助,其实却被大明处处抽水。 关键大明没有故意抽水,百姓主动送钱给大明啊。 魏王正在想办法,阻止国内资金出国。 他也在想办法提升房价,保证房价保值,让国内资产进入自家蓄水池,不要被大明吸走。 晚宴结束后。 朱佑槿迷迷糊糊道:“魏王叔雄才伟略,但未来怕是会出现诸子夺嫡的情况啊。” 因为朱见濬的嫡长子去世了,迟迟没有立储。 他的儿子们都在想争位。 “跟咱俩有什么关系啊?”朱佑榷也看出来了。 他那些儿子都不是安分的,早晚会杀起来。 “笨啊,咱俩这是去继藩啊,魏国注定是中亚霸主,可他没有港口,咱俩在黑海之上,和魏国的直线距离,不过是两个小藩国的距离罢了,未来必然有频繁的贸易联系。” 朱佑槿道:“这次从隋国购买鸟粪,恰恰说明,港口对魏国多么重要。” 朱佑榷却摇摇头:“你只看到了表面,没看到深层次。” “寻找隋国借用港口,只是魏国的表面用意罢了。” “上次中亚战争,大明给中亚诸国埋下了祸乱种子,魏王叔何其聪明,怎么会看不出来?” “无非是借着这次购买鸟粪,把一些荒芜缺水的土地吐出来,交好诸国。” “你看看地图,这次换土,魏国拿出去的都是极度缺水地区,得到领土的许国和伊国,本来就缺水,这不雪上加霜了吗?” “看似魏国是卖好,其实是挖坑给许国和伊国跳呢。” “这样的烂地给了两国,他们这辈子就会在缺水路上越走越远,想得到乌拉尔河的水,根本不可能的。” 朱佑榷看得透彻:“咱们继藩在黑海上,他也不会跟咱俩贸易的。” “因为咱们没有利益关系。” “这次和隋国合作,深层次原因是水。” “土耳其那鬼地方也是缺水地方。” “但比中亚好很多的。” “咱们没有把柄在魏国手上,魏国和咱们也没有利益纠葛,这次见面之后,咱们这辈子都不会和魏国有任何干系的。” 这番话把朱佑槿弄得面红耳赤。 “你把魏王叔想成什么人了?”朱佑槿也觉得二哥说得对。 “哼,反正不是好人。” 朱佑榷冷笑:“他连亲哥哥的便宜都占,会对咱俩这种素未谋面的侄子好到哪里去?” “醒醒吧,靠别人是没有好处的。” “不信你就等着看,就这注水的计划,能拿捏隋伊许三国一万年,最后谁也得不到一滴水。” 朱佑槿张了张嘴,终究没帮魏王说话。 “咱俩在黑海上继藩,未来也是敌人,你也会这样对我吗?”朱佑槿看着二哥。 “你小子又挖坑给我跳?” 朱佑榷冷笑道:“老三,这里不是皇宫里,不用在爷爷面前装兄友弟恭。” “爷爷办最强大脑的时候,伱心里可曾想过让一让我这个当哥哥的?” “你都没让我,我为什么要让你?” 这话直接把兄弟情给撕破了。 大家以后是邻国,就是敌人。 现在趁早戳破狗屁兄弟情,比以后杀得红眼时,霸嫂欺媳时强得多。 朱佑槿没说话,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卧室。 整个晚上,他辗转反侧。 不是觉得二哥无情,因为他最蔫坏。 他在思索,能不能从魏国得到好处,他是辽王,封的是土耳其西边大部分领土,接壤隋国和卫国,距离里海不远。 未来必然会和卫国多多做生意的。 其实,土耳其西边的部分领土,已经被隋国一口吞进去了,隋国已经占有了里海和黑海南岸。 卫王也得到了一块绿洲。 翌日一早,兄弟俩又变得兄友弟恭。 下一站是魏国的安邑,然后从安邑上车去撒马尔罕,之后一路南下,拜访伊国。 从伊国去印度,拜访印度五王,然后乘坐船支前往封国。 在封国还要拜访隋国、卫国和英国三国。 随着朱佑榷和朱佑槿兄弟俩离开,朱见濬也在思索,老皇帝为什么要派这兄弟俩造访魏国呢? 老皇帝希望他这个叔叔,帮一帮侄子? 这不像老皇帝的风格。 猛地,他明白了老皇帝是看透了他用水玩弄诸侯国人心的事情,所以派皇孙来敲打他。 让他别玩过火了。 “孤这个爹呀,可真是想一碗水端平,孤这大魏,乃中亚霸主,难道还不能揉搓几个小国了?” “又没灭国,又没戕害亲兄弟,您那么着急干什么?” 朱见濬满脸玩味,猛地一怔:“不对,父皇若在乎藩王,就不会下那道挑拨离间的圣旨了!” “他的意思是,瞧瞧我魏国虚实,他想对魏国用兵!” “不对不对……是挑唆中亚诸国混战,共同来撕咬我魏国!” “老皇帝好狠的心啊!” 朱见濬惊呼,他必须要立刻做好战争的准备。 那两个不省心的侄子,肯定会告诉中亚诸国我魏国的虚实,到时候中亚诸国共同伐魏,我怎么办? 不对不对,最可怕的不是被诸国伐魏。 而是继承人没有定下来,只要孤一死,魏国就会瞬间分崩离析,到时候大好河山,要么便宜藩国,要么便宜大明。 老皇帝你好狠的心啊! 朱见濬情急之下,就要立刻立储。 可是,立不了啊。 魏太子在景泰六十年时病逝,留下三个儿子,如今年纪都不大,但野心勃勃。 他有九个儿子,死了一个,还有八个。 嫡子还有两个。 可嫡长子和嫡二子中间隔着两个庶子,那两个也同样野心勃勃,不是他不想立太子,而是没法立啊。 最快解决的办法,就是封外藩,封出去做独立国王。 可是,老四又是个性格软的,一旦他继承魏王位,说不定就会被人欺负呢。 要是立老二,老三必然不服,只要他一死,魏国必乱。 其实他的魏国太子是他最满意的儿子,允文允武,又很有权术,毕竟是他爹一手调教的。 奈何天不假年,病死了。 如果强行立嫡,老四撑不起家业来。 如果立老二,老三肯定会打翻天,太子家那三个小崽子,也不会消停。 如果直接立孙子,就会出现建文削藩的一幕,还是得乱。 朱见濬很郁闷的。 而看到老皇帝封朱佑榷和朱佑槿,又给他新启迪,可以将有野心的年长儿子封外面去,打发得越远越好,想打回来不知道多久呢。 可这样也有弊端,他还年轻,万一他立下的儿子又死了呢? 朱见濬是左为难右也为难。 他单纯的不想分封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