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结果,这家伙还真跟乞丐一样找到了发财路子。 景泰五十年时,大明出台一个救济政策,主要救济那种活不起的藩国,息国就在其中。 息国每年固定从大明得到一笔补助金,肯定不够花,但聊有胜无。 这就养成了息国不事生产,就跟别人要钱的习惯。 这不是游牧民族嘛? 匈奴、突厥、蒙古就这样的。 可是时代过去了,红利也没了。 到了工业时代了,打仗的方式也在变化,以前是靠士兵来打仗,现在靠机械打仗,士兵反而成了消耗品。 息国再凶悍的士兵,也没有了用武之地了。 刀能快过子弹吗? 所以,息国再走瓦剌的路,是走不通的。 息王还没意识到。 直到中枢换了太子,朱见漭要继太子位之后,他立刻意识到,自己穷横没用了。 他是老十二,和朱见漭从小长到大的。 那家伙多厉害,他心知肚明。 这些年朱见漭是藩王中开疆拓土最大的藩王,可以说是老皇帝诸子中最有能力的儿子。 这样一人登基继位,息国弹指可灭。 息国在郤国、沈国眼里是包袱,可在大明眼里不是的,不就几千万人嘛?大明养着! 而打开了苏拉威西岛,直接打通了通往大洋洲的路。 这里是要道啊。 野心勃勃的商王能放过? 所以,郤王朱见涞来信,郤王亚太诸国摒弃前嫌,一致对外,他立刻选择同意,参与三国联盟。 朱佑柛来的时候,郤国、息国、沈国三国已经正式结盟,目前正在和宋国谈判,最好请周王来主持大局。 在息国,朱佑柛最大的印象就是穷,就是横。 这里人说话模样凶狠,态度凶横,一副杀人的样子。 朱佑柛在街上转了两个小时,被偷了九次,差点挨打十二次,还被人踹了一脚。 这个破国家,朱佑柛打死都不想再来了。 他一刻钟都不想呆了。 立刻北上沈国。 沈国,也是千岛之国,除了吕宋岛、民都洛岛、公主岛的菲律宾,就全是沈国的领土。 这是一个极端破碎的国家,具体有多少岛屿,没法统计。 沈国主要领土在棉兰老岛。 他也想过填海,问题是填海的费用太高了。 沈国没这个钱,也不愿意投资。 沈国是大明最近的国家。 这个国家的基建,基本都是大明承包的,出的都是内帑的钱,等于说大明给他建的。 沈王朱见浒,是一个很会哭的人。 几乎月月哭诉自己国家穷,从大明手里抠好东西,往自己国家划拉。 其实沈国是一点都不穷,国土面积不大,却有八千万国民,人均收入,几乎和大明持平,甚至还略高一点。 因为沈王能划拉呀,基建是大明掏钱建的,国民福利也是从大明哭出来的,很多地方都是大明花钱。 之所以养着它,因为这个国家地理位置太关键了。 吕宋岛,是大明对大洋洲贸易的重要据点,来往船支,是一定要经过沈国的。 沈国就成为了大洋洲贸易枢纽。 所以呀,沈国只要跟着大明脚步,就能赚到钱,这就是地缘优势。 再者就是沈王会哭。 民都洛岛,本来是沈国的,在景泰五十年时,被划入大明的,当时沈王就哭来了巨大的好处。 准确地讲,老皇帝花了二十亿,买下这座岛,全是沈王哭出来的钱。 之所以要民都洛岛,就是为了构架第一层岛链。 沈王一边哭,一边要,虽让人厌烦,却真能要来。 其他藩王可拉不下这个脸。 而沈王,在沈国,却备受爱戴。 沈王哭来的钱,可没揣进自己腰包里挥霍掉,而是用作工业建设,发展实业,用于民间福利建设上。 沈国八千万国民,生活幸福率,要比大明高的。 其实。 当时老皇帝索要可不止是民都洛岛,而是要三宝颜到婆罗洲仙本那这条岛链,中间是苏禄海,将苏禄海变成大明内海。 其实,大明当时就该把整个菲律宾全部吞进去,不该封给沈王。 从菲律宾到婆罗洲,有两条重要岛链。 一条是公主岛、民都洛岛、吕宋岛。 另一条则是三宝颜、仙本那。 这样架构岛链,婆罗洲东部,将再无外患。 作为大明最大的岛屿,也是最富裕的岛屿,婆罗洲上面可生活着三亿多人口呢。 沈王却只肯出售民都洛岛。 当时,老皇帝想将希腊送给沈王,给沈王作为新封国,并给他一百亿的现金补偿。 沈王却拒绝了。 欧洲哪有挨着大明香啊,挨着大明,躺着就能过到人上人的日子。 欧洲那鸟不拉屎的地方,谁去谁脑残。 可是! 朝廷换太子了,商王朱见漭继太子位! 这下坏菜了! 沈国是大明毗邻国家,也是最有机会威胁大明南疆的国家,对于一个马上皇帝而言,他决不会允许任何危险存在,必然要吞并沈国啊。 所以沈王后悔了,去希腊多好啊。 在大明身边太危险了。 现在想反悔也不行了,老皇帝估计没精力给他换封国了。 所以,郤王朱见涞请求三国联盟,他立刻就答应了,最担心的是他呀。 以前还和息国有岛屿争端,这回直接没有了。 一个破岛算个屁啊,只要能保住国祚,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朱佑柛在沈国最大的感触是,舒服。 这地方太富了。 大明手中漏出来的食物残渣,就喂饱了这个藩国。 尤其此地,是通往大洋洲、美洲的重要路段,天然具有枢纽的作用,各国船支都要经过沈国。 百姓个个富裕,听说国内很多慈善基金会,都有来自沈国富商的募捐,可见这边人的富裕程度。 南洋封国,只有四个,虞国、郤国、息国、沈国四个近支藩王。 之前是有远支藩王的,但四王都索要那些岛屿,导致整个南洋,只有这四个国家。 以前朱见淇当太子的时候,大家各过各的,没事还来一仗,日子不要太舒服。 这回商王回国继位,问题就大条了。 而此刻。 商王的专列,有惊无险抵达京师。 商王站在午门之外。 看着有几分破旧的宫门,心中意气风发:“我朱见漭,又回来了!” 当初继藩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回自己的母国了。 却万没想到,快六十岁了,又回来了。 当初走的时候,正值壮年。 回来的时候,却已经鬓角斑白,垂垂老矣了。 可他人老心不老,一腔壮志豪情,从未减少过。 待得到宫中宣诏后。 他龙行虎步跟在太监后,进入阔别三十几年的紫禁城,这座紫禁城三十几年没太修缮,已经显得很破旧了。 景泰五十七年时,工部提议修缮紫禁城。 可户部却以影响老皇帝休息为由,给拒绝了。 一直到现在,紫禁城都没有修缮。 朱见漭走进奉天殿。 他本以为,会看到他爹威严地坐在龙椅上,正翘首以盼,等他归来,一如他继藩之时,他爹在奉天殿上宣布的样子。 可他进入奉天殿,却看见一个佝偻的老头,坐在龙椅上打瞌睡,口水垂得老长。 那张本该英俊的脸庞布满了老年斑,因为太瘦,皱纹爬满了脸颊,完全不复当年的霸气。 他再见他爹,却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死气,他爹老了,老得不行了。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他足足处理十七天朝政。 那一刻,他的眼角有些湿润。 他入殿后,太监刚要唱喏,他赶紧制止:“陛下累了,请陛下去养心殿休息吧。” 朝臣此刻也在打量这位东欧皇帝。 朱见漭今年五十七岁了,鬓发斑白,却不见老态,尤其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火焰,活脱一个五十几岁的老皇帝。 可他比老皇帝多了几分肃杀之气和血腥之气,皮肤也显得十分粗糙,这是常年风餐露宿的结果。 他的腿,有些罗圈,这是常年骑马养成的。 他腰板笔直,眼神如刀。 此刻却居高临下的扫视着群臣。 仅仅第一印象,就让文官们十分不喜,这家伙肯定不安分,不知为何,他们心中多少生出几分后悔之意来。 朱见漭也在打量着群臣。 曾经在奉天殿里治政的记忆,回归进入脑海之中,本以为再也不会进入奉天殿了。 却再次来了,君临天下的来了,这是命! 就在他们无声交锋时。 朱祁钰忽然醒了,用袖子擦了下口水:“老、老四回来了?” 噗通! 朱见漭扑跪在地上:“爹!儿子不孝,儿子回来了!” 一瞬间,眼泪糊面。 朱祁钰撑着桌子站起来,眼力不济,他揉了揉眼睛:“近前来,让爹看看。” 朱见漭从丹墀之下爬上来,到了他爹案几之下,抬起头时,看到他爹老眼浑浊,身体需要支撑着才能站住,那一刻,他眼泪直接崩了:“爹啊!” “老四!” 朱祁钰轻轻摸他的头:“伱也老了,有白头发了,回来好,回来好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