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崇国淮国代国随国鄂国篇:非洲风云-《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3)页

    淮国三征英国,登上英国本土的,可不止淮国一个国家,而是非洲六王,加上楚国、隋国、卫国等十几个国家。

    战争,是最快融合的方式。

    这颗西非明珠,也因此染上了白色。

    淮王之所以接纳了三千万异族,并且还在持续接纳中,他也有自己的心思。

    他看上英国这块地盘了。

    他想将自己二儿子,封去英国,做英国皇帝。

    这件事他已经上疏给中枢了,奈何老皇帝迟迟没批,不知是中枢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老皇帝顾忌他势力太大?

    英伦三岛,藩国一直占着爱尔兰。

    老皇帝的意思是,从立功诸藩中挑出一个杰出皇孙来,封在爱尔兰。

    淮王不惜巨大损失三征英国,就是想要英国本土,让儿子去继藩,所以他大量接收英国人,并入淮国。

    从嵩王改国号为大顺,他也不想叫大淮了,他也想改一个国号。

    他想改淮为殷,改为凤殷。

    殷,这个王号一般不赏,看太祖封诸王,就不封夏商周魏这样的大国号。

    凤殷,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这是商国的来源。

    一向不着调的淮王,也有争霸的野心。

    可中枢没批啊。

    朱见溚并不知道,老皇帝正焦头烂额呢,哪有功夫管藩国的事啊。

    直到朱佑柞在淮国做客几天后,他才收到换太子的消息,朱见溚都懵了。

    “老爷子多大岁数了?还折腾啊?”

    朱见溚傻了半晌:“老大就没半分孝心吗?老爷子那么大岁数了你还气他?”

    谁不照顾老人,谁不知道照顾老人的苦。

    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四哥继位的话,我家老二的封国稳了!”朱见溚也是老四党,他和老四玩得好。

    其实,他要是求求他娘,封去英国也是稳的。

    他娘是谈妃。

    朱见溚虽不靠谱,却十分孝顺,他知道他娘岁数大了,不想让他娘操心,走正常章程就行。

    然而,他立刻警惕起东非的随王。

    随王朱见涛是老四同母弟,这些年老四就支持他的亲弟弟争霸非洲,一旦老四登基,一定会多多帮扶亲弟弟的。

    淮国疆域在西非,有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塞拉利昂、几内亚、科特迪瓦、马里、加纳、布基纳法索、贝宁、尼日利亚和尼日尔。

    疆域非常辽阔,堪称西非明珠。

    闻名遐迩的非洲大草原,就从尼日利亚开始,覆盖尼日利亚、中非、南苏丹、肯尼亚。

    拥有世界上得天独厚的大草原,淮国也是世界主要畜牧业国家。

    也因为疆域主要在西非,和英国本土比较近,这也是淮王想把儿子封国去的原因。

    淮国北面,则是朱见深的七个儿子的封国,主要封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所以从战略角度来看,淮国北面没有强敌,又有沙漠纵深,要资源有资源,要田地有田地。

    唯一的缺陷是,没有东海岸的港口,和大明贸易,要么走直布罗陀海峡,走地中海,走开罗运河,走红海去大明,要么就得绕过非洲大陆。

    除此之外,没什么大弱点。

    景泰五十九年的时候,随王曾经召开非洲疆土协议,希望非洲诸王将各国边界拿出来,分封给各国诸子,建立一堆小藩国,作为各国的缓冲国。

    淮王不干啊,他还想称霸呢,凭什么弄缓冲国呀。

    谁能想到,老四意外登基,导致非洲局势大变。

    作为老四的亲弟弟,东非随国肯定要变了,非洲争霸,他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矿产、平原、草原、山脉,淮国什么都不缺,天然的霸主国。

    现在的淮国,以后的凤殷国,真的很有机会成为非洲霸主。

    别看淮王瞎胡闹。

    淮国中枢运转如常,因为淮国中枢不党争,淮王相信内阁,愿意分权给内阁,所以相处融洽。

    西面的代国可不是这样。

    代国,是非洲大陆上的枢纽国,占据非洲中部,占据刚果、中非、乍得和加蓬、喀麦隆,只有在非洲西海岸拥有出海口。

    淮王胡闹,国内政治却比较融洽。

    代王精明,国内政局非常紧张。

    代王朱见津,是皇二十三子,是陈妃之子,为人精明,善于算计,喜静不喜动。

    即便没有东海岸出海口,和大明贸易不太顺畅。

    但是,地处中非,作为非洲大陆上的枢纽国,国民2.6亿,国民非常富裕,因为中非,拥有世界上最广阔、最肥沃的耕地。

    代国的地理环境太优越了,坐拥世界第二大河,刚果河,现在叫代江,全境被刚果河覆盖,拥有近15亿亩耕地,仅靠种地,代国就是世界强国。

    更别说,这地下埋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若论富,代国是非洲第一。

    代国2.6亿人,领土近五百万,人口远远没到人口红线,预计代国能容纳十亿以上的人口。

    代国的粮食出口,供应着欧洲、大洋洲的粮食。

    太富了,代王自然瞧不上非洲兄弟们。

    其实非洲六王,个个都很富,这东西怕比啊,代国可以说是非洲最富的国家。

    代国作为非洲正中心,本就会引起诸国觊觎,偏偏代王还是个小心眼,处处和宗王不对付。

    几次参与欧洲战争,代国只得到一个欧洲小岛,他仅封了一个儿子过去,他一直认为楚王分配不均。

    所以在奥斯曼战争中,他给楚国下绊子,导致楚军沦丧十几万人,朱佑樘恨死他了,在国际事务中,处处跟代国过不去。

    代王又玩不过朱佑樘,在外面受了气,他在自家朝堂上瞎胡闹。

    处处和代国臣子过不去。

    在景泰四十年后,他直接不上朝了,和群臣怄气,他开始修道炼丹,到景泰六十五年,他已经足足二十五年不上朝了,二十五年中,见朝臣次数仅有九次。

    导致朝中党争严重,乱象丛生。

    国家政务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科举舞弊丛生,心怀大志向的人才纷纷离开朝堂,剩下的都是阿谀奉承之辈。

    整个代国,可谓民不聊生。

    从景泰五十五年后,代国竟然成为人口净流出国家。

    如此一个庞大的富裕国家,居然被代王给玩崩了。

    如果代王是被那个妃嫔给迷住了,不上朝,老皇帝早就下圣旨赐死了,偏偏这家伙不好瑟,这家伙纯粹是怄气。

    他在宫中炼丹,丹炉被老皇帝下旨砸了十几次了,他还是继续,并且偷偷和老皇帝生闷气,估计还会诅咒老皇帝早点死。

    代国2.6亿人口中,有四千万黑人,偏偏代王歧视黑人,将民间分为三等人,一等明人,二等白人,三等黑人。

    代国的歧视问题,极为严重。

    即便朝廷也略有耳闻,大明内阁给代国下旨,要求人人平等。

    结果这下捅了马蜂窝,上千万黑人涌入了大明,大明的黑人来源主要是代国人。

    导致大明也不断提升移民条件。

    代国黑人在大明,也主要从事明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掏粪工等底层工作,或者编入军中,去做炮灰。

    即便提升移民门槛儿,还是有人偷渡进入大明。

    代王靠聪明劲儿执掌代国。

    虽然权柄不衰,但代国却在持续衰落中。

    作为曾经的非洲第一富国,沦落至此,都是代王自作聪明弄的。

    第二次明奥战争中,代国不愿为大明效力,拒绝出兵,遭到大明的训斥,强令出兵,并在战后利益分配上,代国什么都没分到。

    代王上疏中枢,请求老皇帝公正对待。

    结果,这封上疏一去不返。

    中枢没有任何回应。

    直到朱佑柞来,才得知中枢换太子,老四将继承太子之位,二十五年不上朝的代王上朝了。

    他听到老四继藩后,十分惊恐。

    他和老四也有仇。

    但代国在奥斯曼战争中,坑死了楚国大军,间接让商国大军丧师几万,当时他还想,反正商国和代国这么远,老四能把他怎么样?

    谁能想到,老四要当皇帝了?

    朱见津直接懵逼了。

    整个代国更懵逼,二十五年不上朝的皇帝,因为大明换了太子,他居然上朝了,也算好事?

    朱见津非常清楚,仅凭他对朝廷大不敬,老四就会发兵攻打他,别忘了,他西边的随国,是老四的亲弟弟,东边的淮国,是老四党,南面的鄂国,磨刀霍霍。

    完了。

    朱见津知道代国要没了。

    代国这块天选之地,朱见漭绝对不会放手的,新仇旧恨加起来,他朱见津也得死。

    结果,朱见津吓得生病了。

    朱佑柞再次拜见他的时候,朱见津已经病得不能理事了。

    朱佑柞看他命不久矣了。

    这个炼丹皇帝,居然被换太子给吓死了,传出去估计都没人信。

    他只能离开代国,往东去东非,随国。

    占据东非的是随王朱见涛,朱见漭的亲弟弟,序列皇二十一子,母妃是胡妃。

    东非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水资源最充沛。

    拥有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马拉维、莫桑比克、和南苏丹。

    整个非洲大陆最充沛的水资源,全在随国。

    而随王朱见涛,又是老四的亲弟弟,他和老四可不一样,他为人宽和,不爱争霸。

    即便老四总催促他争霸,他一直都不太愿意。

    因为世界有两个随,一个是随侯珠的随,一个是隋朝的隋,其实两个随,在春秋时期是一个随,是隋文帝觉得这个随不吉利,就改成了隋朝的隋。

    随王朱见涛一直在改国号,想改为汉,转称汉王。

    这个称号太大了。

    汉,是整个华夏人的共同图腾。

    而朱见涛又没有惊才绝艳的能力,治理国家又没有极为显著的功绩,所以中枢一直在犹豫,看看其他宗王,谁有能力,改哪国为汉,再将他的封号赐给朱见涛。

    直到老四要当太子,朱见涛就知道,他的汉王要到手了。

    两个随,封在波斯的大隋,风头太盛,导致天下人都不知道非洲还有一个随国。

    可这个随国,却比波斯大隋更富裕。

    随国人口1.97亿,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连大明都做不到。

    因为随国拥有和代国一样的耕地面积,同样也是粮食出口国,但他的粮食主要出口给大明。

    同样也是一个畜牧业国家。

    这个时代的非洲大草原,可不是拍摄动物世界的地方,而是供应世界肉食的基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