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分 社交时的心计学-《每天学点心计学大全集》


    第(3/3)页

    自私自利的人——这世上自私自利的人为数不少,无论你走到哪儿,总会遇到几个。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己无利的事,他一般是不会考虑的。

    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交涉时,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时,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涉就会很快获得成功了。

    毫无表情的人——人的心态和感情,常常会透过脸部的表情显现出来,故在交际的时候,表情往往可以作为判断情况的工具。然而,这种人却是毫无表情可言的,也就是说,他的喜怒是不形于色的。这种人若非深沉,就是呆板。

    当你和这种人进行交往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别注意他的眼睛。“眼睛是会说话的”,眼睛是灵魂之窗,“观其眸子”你自然可以知道他的心思。

    第34章用心揣摩,情感征服

    巧用移情效应,建立双方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是花会流泪吗?鸟会心惊吗?当然不会。这是杜甫目睹了百姓因为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整个国家的荒凉景象,产生了一种忧虑、悲哀的心境。他怀着这种心境来看花,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了花鸟上。花溅泪实际上是他的心在落泪,这时鸟儿的鸣叫也会让他心惊,于是有了“鸟惊心”的感情转移。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描写景物的语言都是作者感情的转化表述。云能飞、泉能跃吗?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能鸣、谷能应吗?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或者称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自然不会流泪,这只是李商隐怀着痛苦悲切的心境,看到蜡炬燃烧完了自己成为灰烬后才停止滴油的情景,而感到蜡炬也在哭泣流泪,直到生命的终结热泪才会干涸。

    李清照在失去丈夫后,独自一人流落江南,过着悲苦、无助的生活。她独自守着窗儿,百无聊赖,愁绪万千,偏偏又是秋雨绵绵,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使她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悲惨、凄凉的心境。于是,便有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词句。

    在人与人之间,移情效应是什么呢?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明君”。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翁讲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

    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

    这时,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去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去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心倾听他人,用心体味他人,这样才有心与心的交流,才有彼此情感的碰撞。

    现实中,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态度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每当与他人相处时,我们都要问自己一声:“假如我是他,我现在的心境怎样?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一个农场大仓库里,住着一只小猪、一头奶牛和一只小羊。一天,小猪被主人抓住,大叫起来,猛烈挣扎。奶牛和小羊听着这撕心裂肺的叫声,非常讨厌地说:“主人常常抓我们,也没见我们大呼小叫,瞧你喊的,犯得着吗?”

    小猪涨红着它的脸,气急败坏地说:“他抓你们,是要你们的奶和毛,但是抓我,就是要命呀!”

    看看,奶牛和小羊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小猪的问题,没有进行换位思考。

    事实上,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不停地唠叨:“慢点,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出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点。哎呀,锅歪了……”

    “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得,太太,”丈夫凝重地看着她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那么,真正的移情效应是什么呢?是一位智者说的四句话:

    第一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在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么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因为你爱别人,所以你要爱自己。

    真正按照这四句话去做,体会别人的感受,明白别人的所需,并恰当地给予;并且要尊重别人,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关心、你的真诚、你的心意。这样双方才能建立真正的感情。

    很多人以为,当别人遇到痛苦的事情时,我们就该上前安慰他,抚平其内心的创伤。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倩倩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人说:“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倩倩,却是一种伤害。后来她看到有人来“慰问”,就害怕起来。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

    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说教和指导,而是轻轻的拥抱、默默的支持、深情的眼神;需要的是心的体会,而不是嘴上的感叹。

    我们人类是感情的动物,天生具有七情六欲,有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真正的移情是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

    留出空白,让交往更深入彼此的心

    有时候留出空白,什么都不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中国画里有一个术语叫“留白”,就是画家在绘画时故意留下一角空白,以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尽的遐思。如果一幅画能够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效果。在音乐中,作曲家作曲时也经常在乐曲中间留下停顿,能起到和“留白”同样的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也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触动,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这种现象是由空白效应所致的。空白效应是指在做事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在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利用空白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一言不发。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中。过了一会,老师才开始讲这篇课文的内涵,而学生因为经过了一会自己的思考,就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

    空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留白。

    针对某些问题,不妨先放一放、停一停,给对方一些自省的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去体会、醒悟。

    在和人交往中,有时“无声”会比“有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量,这也是空白效应的表现之一。

    有位高中生在她的作文里写道:

    “一次,我和同学聚会去了,午夜零点才带醉而归。回来的时间超过了父母给我规定的时间,而且还喝了那么多酒,让爸妈很生气。妈妈开门的时候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顿,说:‘你赶紧向父亲道个歉。’顿时,我一下子清醒了,感到大祸临头。我本以为严肃的父亲会狠狠批评我、训斥我,没想到父亲面色凝重,眼神复杂地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然后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去。”

    “那时我的心由紧张害怕变成了愧疚和感激,我爱爸爸妈妈,觉得太对不起他们了。这种自责的心理让我后来再没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当初父亲狠狠地批评我一顿,即使说得对,出于自尊心,也会使我出现逆反和排斥心理。而这无言的感情传递却比一箩筐的批评效果更好!”

    在生活中,和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

    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感情的发展不利。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当双方的矛盾或者分歧就要一触即发,当对方瞬间就要大动干戈的时候,不妨用沉默或者其他如喝杯茶、吃个饭之类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暂时避开对方的锋芒,同时也让自己冷静下来。通常这样更有利于双方之间最终理性、和平地解决问题。

    双方交往过程中,更要适当地留出空白、空隙,像取暖的刺猬一样,彼此过于亲近,就会互相刺伤,要保持一个亲密度,留点缝隙,让新鲜灵动的空气自由出入。

    须知,当你越是握紧手中的沙子,它们流失得越快,所剩无几;当你平摊着双掌捧着它们时,它们却乖乖地躺在你的掌心,不愿离去。

    先抑后扬,更易得到对方好感

    某公司自从多年前成立,就骏业宏发、蒸蒸日上。后来有一年,盈余竟大幅滑落。这绝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为公司拼命的情况,丝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说,由于人人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干得比以前更卖力。

    这也就越发加重了董事长心头的负担,因为马上要过年,照往例,年终奖金最少加发两个月,多的时候,甚至再加倍。

    这一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奖金。

    “让多年已经习惯了的员工知道,士气真不知会怎么滑落!”董事长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都以为最少得加两个月奖金,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订好了,只等拿奖金就出去度假或付账单呢!”

    总经理也愁眉苦脸了:“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

    “对了!”董事长突然触动灵机,“你倒使我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称,再一颗颗往回扣。那个比较可爱的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颗往上加。说实在话,最后拿到的糖没有什么差异,但我就是喜欢后者。”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出小道消息:“由于营业状况不佳,年底要裁员……”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但是,紧跟着总经理就作了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大家同一条船,再怎么危险,也不愿牺牲共患难的同事,只是年终奖金,绝不可能发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上的一块石头,那不至于卷铺盖的窃喜,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眼看除夕将至,人人都做好了过个穷年的打算,彼此约好拜年不送礼,以共度时艰。

    突然,董事长召集各单位主管开会。看主管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七上八下:“难道又变了卦?”

    是变了卦!没几分钟,主管纷纷冲进自己的单位,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金,整整一个月,马上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

    整个公司大楼,爆发出一片欢呼,连坐在顶楼的董事长,都感觉了地板的震动……

    这位董事长给那些不会发奖金的老板上了一课。与其因最好的企盼,造成最大的失望,不如先抑后扬,因最坏的打算,带来意外的欣喜。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四组,施行不同的措施,结果也不同。分别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者始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被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这种心理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常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的心理感觉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也就是说,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

    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也就是先抑后扬,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可是这个月业务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当月只能卖出10辆车。

    但是老李很懂心理学,他先是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

    经理无奈地点了点头。

    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的业绩大大夸奖了一番。

    如果老李一开始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不说自己的预计,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的感觉可能就完全不同。他可能觉得老李做得太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会批评他。

    “灵儿,真是不好意思,我今天下午突然有急事,可能要晚点到你那里。”晴晴给自己的老同学打电话。

    “啊,要晚多久?”灵儿有点不高兴。

    “大概可能会晚到40分钟吧,真是不好意思呀!”

    “好的,40分钟,等你。”

    实际上,晴晴只晚了十几分钟。看到上气不接下气的晴晴,灵儿感到意外惊喜。

    我们在日常交往中,也可以使用这种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望值,然后突然超出对方的期望,让其吃惊、惊喜一番,对方就会对你产生格外的好感。

    这比先给别人一个很高的期望值,别人眼巴巴地看着你创造佳绩,而你实际上只是做出了个平平的业绩要好得多,因为这给他造成了心理落差,使他原本对你的好感也荡然无存,甚至觉得你无能,真是看错你了。

    一家报社的记者受领导派遣去采访一件事。本来这件采访工作相当困难,当领导问他有没有问题时,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包您满意!”

    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领导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

    当时,领导虽然没说什么,但对他已有些反感。

    这就像三杯水的故事:一杯温水(始终都保持温度不变),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当我们先把手放进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我们先把手放进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凉。

    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

    有位导演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因此一般的演员都比较怕他。但是这个导演也很善于发掘演员们的潜力。

    他总是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冷着脸,让演员们看见就害怕,非常担心演不好,达不到他的要求。这迫使演员付出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而当该导演对演员感到满意时,就露出灿烂的赞许的笑容。这难得一见的笑容对演员形成了极大的鼓舞,甚至有一位演员说,导演的笑容就是他演好的最大动力。

    通常,那些平时对我们冷淡严格的人,偶尔对我们展露的一抹微笑,一句鼓励的话,都会让我们备受鼓舞。

    谨慎警醒,防人之心不可无

    有句古语,叫做“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人心难测。

    姜华为人挺好,能力也佳,却总是商途不顺。他自己也纳闷:“有人跟领导搞不好关系所以才不被提拔,我跟领导关系倒是不错,怎么也不起作用呢?”

    星期天,他正烦着,见儿子和同学下跳棋,就凑过去解闷儿。儿子总是输,于是他帮儿子出主意:“你不会给自己多搭几座桥吗?”(搭桥——下跳棋的一种捷径。每搭一座桥,就可以连跳好几步,事半功倍。)

    棋局大有起色,姜华得意洋洋,顺势教导儿子:“生活就跟下棋一个道理,学会给自己多搭几座桥,多寻求一些帮助和捷径,路才好走。”儿子连连点头。

    儿子的同学笑而不语,移动两个棋子儿,就把儿子刚设好的棋路给堵死了。于是,棋局急转直下,儿子又输了。

    儿子的同学得意地说:“看到了吧,这就叫拆桥。桥搭得再好,碰上一个拆桥的,你就输定了。所以,要赢棋不但要搭桥,还要防着别人拆桥,关键时刻还要学会拆别人的桥,这才能走得比别人快呀!”

    姜华大怔,接着大悟,然后仰头长叹。

    半年后,姜华商途畅通,势如破竹无人能阻。

    在此,我们并不是提倡要拆别人的桥。但现实中,很多人都这么做,所以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日常的做人做事、与人交往中,都要谨慎一些、警醒一点,多留个心眼,防着别人拆你的桥。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半路上,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于是,它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快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它温暖而舒服地躺着,不久唱起歌来。

    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便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就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有时候,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人们往往在安逸中忘记危机的存在,意识不到危机就潜伏在我们四周,已经给我们造成了十面埋伏,还乐悠悠地混日子,或者苦闷地思索——怎么总是这么倒霉、背运?

    当我们在苦思时,也许已经有人笑里藏刀,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给我们设了陷阱、下了绊子。当我们在悠闲度日时,也许已经有人正循着声音,伺机一口咬死我们。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话: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有些人坏,坏在了明处,坏得敢作敢为,这种人不那么可怕。最可怕又最可恨的人是表面对你好,背地里想尽办法去污蔑你的声誉、损害你的利益,而你还傻乎乎地把他当成好人的那种人。

    利益当头,大家可以公平竞争,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虽然是竞争中的对手,但是正因为有竞争,才促进了双方的提升,彼此才是真正的朋友。能有这种心境的人,必定能有一番作为。

    然而我们身处人群中,人总是形形色色的。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其中不乏心怀鬼胎、不择手段、笑里藏刀、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

    有一个地方住着一只蝎子和一只青蛙。蝎子想过池塘,但不会游泳。于是,它爬到青蛙面前央求道:“劳驾,青蛙先生,你能驮着我过池塘吗?”

    “我当然能。”青蛙回答,“但在目前情况下,我必须拒绝,因为你可能在我游泳时蜇我。”“可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蝎子反问,“蜇你对我毫无好处,因为你死了我就会沉没。”

    蝎子继续可怜巴巴地说:“求求你,青蛙先生,你是最善良的,最爱帮助别人的,拜托你帮我过河吧。我保证,绝对不会蛰你。我发誓。”

    青蛙虽然知道蝎子是多么狠毒,但又觉得它说得也有道理。看它那可怜兮兮又真诚的样子,青蛙想,也许蝎子这一次会收起毒刺,于是就同意了。

    蝎子爬到青蛙背上,它俩开始横渡池塘。就在它们游到池塘边时,蝎子突然弯起尾巴蜇了青蛙一下。伤势严重的青蛙大喊道:“你为什么要蜇我呢?是我在帮你呀!”

    “我知道,”蝎子跳到岸上,对正在下沉的青蛙说,“但我已经过来了,就不需要你了。我是蝎子,就爱蜇人。”

    生活中,这种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的人处处皆是,我们不能被他们的装可怜、假真诚所欺骗。

    我们经常看到:两位好友,在利益关头,互相扯皮,为了自己获取利益,不惜背后施阴手,伤害对方。

    看到平时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突然比自己过得好、升得快,就开始嫉妒,并把这种嫉妒付诸行动(打小报告、出卖好友、暗下杀手等),损人不利己,只为了看到别人痛苦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你别说,能做出这种事的还真是大有人在。

    在单位里,有些人在一起合作,共同决议,商讨对策,采取行动,然而却各自心怀鬼胎,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总之,我们要像二郎神一样,多长一只眼,时刻警惕,揣摩他人的心思,谨慎自己的言行,严防受害。

    利用共性心理,踏入他人心门

    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

    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

    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的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大都可以克服它们。

    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

    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

    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

    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

    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

    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这是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

    如果有个“心理学家”这么对你说,你就会衷心地佩服他,觉得他说的就是你自己,是那么回事。此时,他已经踏入你的心门,不管后面他接着说的是什么,你都觉得他说得对,认为自己应该听从他的指导。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认为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倾向称为共性心理。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打多相人格检查表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将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多数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共性心理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

    其实,那些求助于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就会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其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

    加上算命先生善于观察人、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很多所谓的心理大师、心灵导师,都是通过这种伎俩赢得别人的敬仰和崇拜的。

    我们在日常的交往中,为什么不利用这种共性心理呢?通过对方的外貌、神态、言行举止,尤其是他所说的话语内容,在心中对对方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判断。然后运用这种一般的、笼统性的语言描述,让他突然眼睛一亮、心灵一震,觉得你说的就是他,而且说得简直太对了、太准了,立马对你非常尊重且敬仰万分。你再说什么,他都会很重视,乖乖听从。

    哈利认识了一个女孩。她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神采奕奕,穿着大方整洁,见人先笑,举止得体,也很健谈。一个很正常的小白领就是这样。在听了她说的一些话后,哈利说:

    “你外表看起来很外向,很随和。实际上你的内心很刚强,你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别人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很难说服你。你属于外柔内刚型。”

    “你看起来很健谈,很爱交际。实际上在你的内心里,你需要的是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有时你会一个人安静地呆着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知道要面对现实。但是有时候你又控制不住自己,爱幻想一些美好的情形。”

    “你有时候会不太确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为什么活着,未来的路究竟会怎样。但是一旦你确定了目标,就会努力去实现。”

    ……”

    这其实是一件穿在许多人身上都合适的衣服。

    但是当哈利对女孩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简直惊呆了,她说哈利是第一个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如此了解她的人,有些人和她在一起一两年也没能这么清晰地明白她。女孩立马对哈利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哈利就是她的好朋友、知己。

    其实,哈利并没有太注意去听她说话,去分析她说的具体内容,而只是运用了人们的这种共性心理,给她穿了件漂亮的均码外衣。

    在他们后来的交往中,她一直都很尊重哈利,遇到问题总会认真听取他的意见;他偶尔有事要她帮忙,她会特别高兴,觉得很荣幸能为哈利做事。

    给人留面子,获取其感激之心

    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朋友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朋友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但卡耐基知道这位朋友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

    为了表现优越感,卡耐基忍不住纠正他。对方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位朋友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

    当时卡耐基的老朋友法兰克·葛孟坐在一旁。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多年,于是卡耐基就向他求证。葛孟在桌下踢了他一脚,然后说:“戴尔,你错了,他是对的,这句话的确出自《圣经》。”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葛孟说:“法兰克,你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是的,当然,”他回答道,“《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亲爱的戴尔,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别人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在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

    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朋友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腔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对方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恐怕还要进行反击。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谁都不愿把自己的错处或隐私在公众面前“曝光”,一旦被人曝光,就会感到难堪或恼怒。因此,在交际中,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需要,一般应尽量避免触及对方所避讳的敏感区,避免使对方当众出丑。

    法兰克·葛孟对戴尔·卡耐基的人生告诫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也无碍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这样不但能保全朋友的面子,维持正常的谈话气氛,还能使你有意外的收获——在朋友和在场的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印象,这无疑有利于自身人气的提高。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人都有一张脸,是人都会要面子。所以,我们与人交往,必须时刻顾及他人的面子。这样,别人就会衷心感激你,喜欢你。

    1953年,周恩来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慰问驻旅顺的苏联官员。

    在我方举行的招待宴会上,一名苏军中尉翻译周总理讲话时,译错了一个地方。我方一位同志当场作了纠正。这使总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场的苏联驻军司令大为恼火,因为部下在这种场合的失误使司令有些丢面子,他马上走过去,要撕下中尉的肩章和领章。宴会厅里的气氛顿时显得非常紧张。

    这时,周总理及时地为对方挽回了面子,温和地说:“两国语言要做到翻译准确无误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讲得不够完善。”并慢慢重述被译错了的那段话,让翻译仔细听清,之后这名苏军中尉准确地翻译了出来,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总理讲完话,在同苏军将领、英雄模范干杯时,还特地同翻译单独干杯。苏联官员和其他将领为此都流出了热泪,翻译被感动得举着杯久久不放。

    周总理在此处,就是恰当地挽回了对方的面子,赢得了对方的感激之心。这无疑对加深双方的友谊和顺利合作有着重要的润滑作用。

    在社交中谁都可能不小心弄出点小失误,比如念了错别字,讲了外行话,记错了对方的姓名、职务,礼节失当,等等。当我们发现对方出现这类情况时,只要无关大局,就不必对此大加张扬,搞得尽人皆知,使本来已被忽视了的小过失一下变得显眼起来。更不应抱着讥讽的态度,小题大做,拿人家的失误在众人面前取乐。因为那样做不仅会使对方难堪,伤害其自尊心,让其对你心生反感,而且也容易使其觉得你为人刻薄,在以后的交往中对你敬而远之。所以我们一定要“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家留下足够的面子。

    比如在社交中,有时会进行一些带有比赛性、竞争性的文娱活动,如棋类比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有经验的社交高手,在自己“实力雄厚”,绝对能取胜的情况下,往往并不会让对方败得很惨,反会有意让对方胜一两局,这样既不妨碍自己总体上的获胜,又不使对方太失面子。比如有些象棋高手,在连赢几盘后,往往会有意地走错几步,让对方最后赢一两盘。这样做的好处大家都明白:给对方留了面子,对方自然心存感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