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噤声!” 黎银捂住他的嘴:“不要命了,什么话都往外说?” 阮炽竟扇了自己一个耳光:“老夫才是最蠢的,陪着你们胡闹,害得我阮氏一落千丈!” 他是最不应该支持黎宜民的。 偏偏,他支持力度最大。 因为太后阮英要自断臂膀,用文官取代权臣,后族也没好。 “好了,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 黎银叹息道:“他要什么,咱们暂且答应。” “什么都答应?”阮炽心疼,这么多粮食还有船匠,不知道明天黎宜民还会要什么? “都是些身外物,只要权势在手,几年就补回来了。” 黎银年龄大,目光长远,道:“当务之急,是安抚陛下,同时,交好大明。” 丁列却眼睛一亮:“您的意思是,把太子控制是手里?” 黎银笑了起来:“能遏制陛下野心的,只有先太子殿下。” “只要太子殿下在我们手中保护。” “陛下就仍是我们手中的风筝,飞不走的。” 黎银觉得朝臣被清洗一些也好。 让那些走狗知道,该认谁为主。 “妙,太妙了!” 丁列旋即垮了脸:“可那大明使臣贪得无厌,竟然要价一万艘船的粮食,大明地大物博,真缺这点粮食吗?” 黎银欲言又止:“老夫听侯氏人说,天朝陛下想用安南之粮,征伐兀良哈。” 丁列和阮炽是知道兀良哈的,伟大的太宗皇帝,五征漠北,征伐的就是兀良哈。 这个侯氏,有一支在大明当高官,听说是广西布政使侯臣。 所以消息灵通。 “大明虽地大物博,但近几年天灾不断。” “皇帝陛下又爱折腾,看看广西就知道,杀了很多人,都需要钱粮安抚啊。” “所以大明缺粮。” 黎银道:“老夫估计,那大明使臣出使安南,就是想从安南等国购粮。” 丁列眼睛一亮:“若大明缺粮,咱们倒可以用粮食,换取大明的支持!” 就怕天朝陛下什么都不要。 安南别的不多,就粮食多,让贱民多饿死一些呗。 “不行,大明有郡县安南的野心,我们不能成全他们!”阮炽反对。 丁列用看傻叉的眼神看着他:“野心永远是野心罢了,大明太宗皇帝如何英明神武,郡县安南,结果还不便宜了我们?” 黎银也觉得丁列说得对。 没有永乐朝郡县安南,哪来的黎氏王朝? 当务之急是解决皇帝的问题,而不是想着虚无缥缈的郡县安南。 “咱们可以用粮食,买大明的同意!” 丁列和黎银密议很久。 然后派人和边永接触。 这个时间,大明第一批货船抵达河内。 货物刚刚上岸,就遭到了王都权贵人家的疯抢。 安南和大明非常近,但彼此贸易不通,大明货物流入安南,只有两个渠道。 一是朝觐皇帝后的赏赐。 二是走私。 作为第一批到岸的船队,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他们收到的银子不多,多是货物。 拿大明的破烂货,换安南的破烂。 这趟估计赚不到多少钱。 但是,运送回去的,却是满船的粮食,这些粮食,皇帝会以市场价收购的。 他们赚的就是这个差价。 与此同时,六千艘船的粮食已经上船,还有两万船匠。 这么多东西运回国,潘本愚亲自押送,还从驻军中抽出两千,方瑛也派来船队护送。 走近海回国,交给夏埙即可,夏埙会组织往北面运输。 丁列却夜访边永。 “丁大人,您怕是晚了一步,船队启航,本官就要将人交给安南王殿下了。” 边永一直在等权臣接触他。 奈何权臣也在耍心眼,终究没做到两边通吃。 他和传统士大夫不一样。 边永早就察觉到安南的野心,并对大明放弃安南十分不满,他每年都会给皇帝上奏疏,奈何皇帝压根都不看。 如今皇帝重用他,他必须把安南敲骨剥髓,榨个干净。 “边大人,下官有一个万全之策。” 丁列道:“不瞒大人,丁家在海上做点生意。” “若大明需要粮食,安南一国才有多少啊。” “丁家大可以去海上运来更多,这安南的邻国,都有剩余的粮食愿意出售,哦……献给皇帝陛下。” 边永眼睛微亮。 “只要大人愿意和下官合作,不止有陛下那份,您那份也少不了的。” “王子殿下之事也无须您操心。” “下官准备了一个一模一样的人,只要将假王子送去宫中,将真王子交给下官,此事就和您没有关系了。” 丁列笑道:“作为回报,下官愿意送您本人一百两金子。” 这点贿赂边永看不上。 他在琢磨,能不能用丁家的船,帮大明收购种子呢? 不行! 玉米三宝的秘密不能暴露。 “对陛下,安南是极尽卑服,不敢有任何不恭之心。” “下官愿意进献陛下一千艘海船,算是外臣的一点孝心,孝敬陛下。” 丁列这一出手,太阔绰了。 但能不能继续榨出来更多呢? 边永咀嚼,慢悠悠道:“丁大人,您这是让本官不仁不义呀。” “边大人哪里的话?” 丁列笑着拿出一个盒子,双手奉上:“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 边永打开一看,竟是一颗很大的珍珠。 “只是一点小心意。” 丁列陪着笑脸:“也不怕您笑话,这当今王上呀,杀戮过甚,杀得下官这心呀,胆寒心颤,天天都提着脑袋过日子。” “保王子殿下一命,也是保下官全家性命啊。” 大明虽调走了两千人,但还有三千人驻扎在城外。 这些人很可能成为决定性力量。 因为黎宜民和权臣角逐,互相都提防对方手里的兵权,谁也不许贸然调兵入京。 所以大明这三千人,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既然是丁大人厚赠,本官就敬谢不敏了。” 边永觉得两面通吃也挺好,收下珍珠,目光一转道:“去大明的海船,就当贺礼,献给陛下,如何?” 丁列一哆嗦! 那是六千多艘船支啊! 虽然海船也就一千多艘,架不住数量多呀!都是大船! 想造出这么多船支,起码需要几年的时间。 但换得黎鐉的命,倒也可以。 “那就请大人,将王子殿下交给下官吧。” 边永反而沉吟起来。 使团该如何脱身啊? 而且,国内运送海量的货物过来,要买空安南,万一被黎宜民知道,黎鐉是假的,岂不鸡飞蛋打了? “边大人安心,此人和王子殿下一模一样,绝无人能分出真假。”丁列道。 边永还是觉得不把握。 已经得了很多好处了,没必要两头通吃,把自己陷入险境了吧? “不如这样!” 丁列咬牙道:“您先将假王子进献给王上,倘若被王上发现,您再将真的也交出去。” “那船支……” 呸!你们大明穷死了,破船也要? 丁列无奈:“就算事不成,船支也要进献给陛下的!” 边永脸上露出笑容:“成交!” 此事谈妥之后,边永又试探丁家海外船队的水。 一听说,丁家在海外,有一支庞大海船队伍,巅峰时有五千艘海船,边永眼睛一亮,若能把丁家的家底儿抠出来,大明就不缺船了呀! 自己造个什么劲啊! 直接抢多好啊。 “丁大人,大明愿意和丁家长期合作。” 丁列闻言一懵:“大人,您能做大明的主?” 边永从怀里拿出圣旨,把圣旨放在紫禁城的方向,跪在地上,三拜九叩之后,展开让丁列看。 随君而定! 丁列张大嘴巴,这边永是皇帝的宠臣啊! “是、是天朝陛下想跟丁家做生意?”丁列都哆嗦了,这是何其荣耀啊。 “宫中有一家皇家商行,专门对外做生意的。” 边永与有荣焉:“本官可做主,皇家商行和你家做生意,丁大人意下如何?” 丁列能理解,皇帝也缺钱嘛,安南皇帝也是这样的。 “那是臣子的荣幸!” 丁列假模假样的对着圣旨磕头,说一些表忠心的话。 谈完之后。 边永又和逯杲商量。 潘本愚已经率领船队运送粮食回国了。 “王子活着,对我国有利。” 逯杲道:“那丁家那么多海船,若都搞回国,陛下一高兴,肯定封你我一个伯爵!” 五千艘海船,一个伯爵绰绰有余。 “这安南权臣十几个,大家族小家族成千上百,海船加起来会有多少?” 逯杲没敢说,国内的南浙海商,会有多少海船呢? 肯定比安南的多得多! 皇帝都没必要造船。 只要把这些船支弄到朝堂上来,组建一百个船队都够了。 大明的船队是怎么来的? 太祖皇帝,从陈友谅手里俘获的。 陈友谅是从大元朝弄来的。 大元海上贸易发达,海船遍地都是,甚至元朝时,漕运也是海运和河运两条路。 永乐朝出海的海船是哪来的? 一部分是老船,一部分是新船,还有一部分是从泉州商人手里缴获的。 这也是为什么永乐三年,郑和就第一次下西洋了。 造船是漫长的过程,木头要泡几年才能用,工序繁杂,过程漫长,但用了三年就下西洋了。 船是哪来的?细思极恐。 “那就想办法,全都弄到手来。” 边永不想海船之事,他在想,如何能从安南政变中,获利最大。 假黎鐉送入宫中。 黎宜民奚落一番后,直接剁了脑袋,把脑袋摆在案几上,看了几天发现不对劲。 “这脑袋不对呀!” 黎宜民把脑袋拎起来,仔细看:“黎鐉的脸上有一颗隐痣,怎么这张脸上没有呢?” “假的!” “这是假的黎鐉!” “真黎鐉在哪?” “大明使臣居然骗朕!” 黎宜民反复确认,这张脸上没有隐痣,隐痣是还未长开的黑痣,随着时间推移,颜色越来越深。 “去把边永宣来……等等!” 黎宜民额头出现了汗珠:“会不会是宫中出了错?” “大明使臣为什么要保黎鐉呢?” “没有道理呀!” “朕已经给了粮食和船匠,还允许大明商贾在安南活动,如今这王都里,全是大明商贾!” “为什么给朕一个假黎鐉?” “难道不怕朕,震怒之下,杀光明人?” 黎宜民使劲拍自己的脑袋:“为什么呢?” “若不是大明使臣干的,是谁干的!” “宫中的人?” “这宫中还有内鬼?” “不不不,让朕好好想想。” 黎宜民不敢立刻和发明翻脸,也不敢诏来边永质问。 但是。 黎鐉没死,他的皇位怎么坐得安稳? “难道,边永和安南权臣合作了?”黎宜民立刻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越想越觉得可能。 大明似乎很缺粮,那边永更是毫无使臣风范,如商贾一般,有奶就是娘。 朕能出的好处。 权臣家族也能出,甚至,出的比朕还多! 那么,他的底牌就不可信了。 黎宜民忽然发现,自己竟变成了孤家寡人! 大明使臣倒向了权臣,自己的皇位就岌岌可危了。 “来人!” 黎宜民大吼:“把宫门钥匙,送到朕这里来!每日宫门落钥后,钥匙全都送到朕这里来!” 他发现没有一点安全感。 必须得加快速度,让自己的人,掌握禁卫、京营、边军。 “一定是黎银那个老不死出的主意!” 黎宜民眸中凶光闪烁:“朕誓杀之!” “大明言而无信。” “就别怪朕无情了!” “去,派人把粮食船追回来,不,不追,直接击沉!宁愿沉入海底,朕也不便宜大明!” 粮食船虽然有明军,但踩船桨的都是安南人,操舵的也都是安南人,刚启航三天左右,还在安南境内,没到大明呢。 甚至,黎宜民早就留下了布置。 他压根就没想过把这些粮食运送到大明去! 他早就将这些粮食,转手卖了高价,给一些权臣家族,这些权臣家族会用自己的势力,把这些粮船打劫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