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明毛都捞不到! 结果,大明使臣却给他上了一课,居然把黎鐉卖了两道,坑了他一波。 朕不是东西! 你边永不是个玩意儿! 跟朕耍心眼,那咱们就谁也别想好! 黎宜民气坏了,他以为就自己聪明呢,谁能想到,边永也这么狡诈!一点诚信都没有!大明的脸都被你给丢尽了! 而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上。 庞大的船队行动速度很慢,因为在近海行驶,随时都要注意礁石,更拖慢了船队的速度。 潘本愚受不了船支的颠簸,吃了吐,吐了吃,遭了大罪了。 海上的风浪,和江上的风浪,完全不一样。 哪怕是一个江上混迹多年的老艄公,到了海上也容易晕船。 潘本愚还不知道,边永给黎宜民一个假黎鐉,还被黎宜民给发现了。 他心里计算着行程,按照这个速度,还要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大明。 潘本愚觉得心里不踏实。 安南新王十分狡诈,陈粮和新粮混合后,运送给大明,那船匠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还是泥瓦匠,试问谁造船用泥瓦匠的? 他担心黎宜民会派水师把船队拦截下来,事后耍赖不承认。 “去请夏大人过来!” 护卫六千艘运粮船,是夏埙亲自驾船而来。 但明军战船只有三百多艘,海兵堪堪两千人,护卫庞大的船队,几乎难以完全照顾到的。 收到传令旗。 夏埙让部下靠近潘本愚的船支,然后登上潘本愚的船。 “见过夏大人。”潘本愚想起身行礼。 夏埙摆摆手,让他躺下:“您重病在身,莫要在意繁文缛节了,您找本官有何事?” “大人,下官觉得此行必然凶险非常。” 潘本愚又要吐。 伺候他的兵士给他拿个桶来。 他带来的兵士也多是旱鸭子,这还是千挑万选不晕船的呢,反正也不打仗,就在船上负责押运。 等胃里舒服了,他对着夏埙说抱歉:“下官不是在海上漂泊的命,受不了这海浪。” “那安南新王十分狡诈,本来答应我们一万艘粮食的,结果只给六千艘,粮食质量堪忧。” “下官担心,他会在路上做手脚。” “咱们又靠近海行驶,还要防备海寇,怕是问题多多。” “所以下官十分担忧,还请大人切勿做好防备。” 看着潘本愚凄惨的模样。 夏埙叹了口气。 他倒是挺适应海船的。 因为他到达广西之后,为了适应海船的颠簸和风浪,搬去海上办公。 再加上他本就不晕船,他对大海充满了好奇。 皇帝需要海上人才,他就努力转型,变成讨皇帝喜欢的人才。 “潘大人安心,本官时刻都在警惕。” 夏埙让那个伺候潘本愚的兵士出去,关好门窗,低声道:“潘大人,本官和你交实底吧,咱们不在钦州下船。” “什么?”潘本愚一懵。 “潘大人,您身体一直不好,本官便没有告诉你。”夏埙认真道。 这不是身体好赖。 而是不信任您不信任我潘本愚吧? 潘本愚看着夏埙,这位年轻的军机处行走,陛下的心腹,竟早就做好了准备。 “咱们在鸿基下船。” “鸿基?”潘本愚惊呼。 夏埙让他小点声,点了点头:“不能说是下船,是停泊。” “鸿基在安南境内呀,距离河内并不远啊。” 潘本愚惊呼:“夏大人要玩灯下黑啊?” 夏埙笑了起来:“这么多的粮食船,目标实在太大了,咱们又没有海兵,如何保证粮食能平安运回国呢?” “所以,咱们在鸿基停船。” “就不走了。” “这么多粮食,够供养多少大军的?嘿嘿!” 夏埙坏笑:“咱们才几个人,够吃很久很久了。” 潘本愚不明白,就算占据了鸿基,距离国内还有很远的距离,怎么运回去呢? 梦得,他瞪圆了眼睛:“方总督要来了?” “潘大人聪慧,没错,方总督要来了。” 夏埙道:“方总督已经率兵出发了。” “他不走分茅岭,走近海到先安,从先安再一路行军到鸿基。” “到时候,这粮食怎么想怎么运就怎么运。” “若丢了,方总督就派兵把河内围起来,让安南再凑粮食!” 夏埙这话说得霸气。 潘本愚大惊:“那得多少军队啊,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安南?” “哈哈哈!” 夏埙大笑:“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人能进来!” “安南人贪婪,想购买海量的天朝货物。” “自然就得有源源不断的天朝商贾进来,那么,护卫商贾的人呢,化整为零,也就进来了。” “潘大人,您和边大人要了两万船匠,可给本官解了燃眉之急啊!” 夏埙道:“咱们在鸿基停船后,就把鸿基城占下来,用这些工匠修缮城墙,把所有安南百姓赶出城去。” “咱们守着粮食和空城,就在里面守着。” “等着方总督神兵天降。” 潘本愚这才知道,为何陛下点名派夏埙来。 这个夏埙是景泰二年进士,和同榜的王越、丘濬、马文升等等才能显著的人不一样,他不显山不露水,结果是个这么厉害的人物。 皇帝真的有识人之明。 看看他用的朝臣,个个都是能臣,个个都人尽其才。 “潘大人就安心休养吧,到了鸿基,就下船了,听医者的话。” 夏埙回到自己的指挥船上去。 船队行驶三天,已经靠近鸿基了。 明日一早,就能抵达鸿基了。 到了晚上,才是船队行驶最难的时候。 “大人,巡逻船说好像有船队坠着咱们。” 夏埙脸色微变:“距离多远,有多少船?” “暂未可知,巡逻船说发现后,那支船队朝着深海方向行驶了。” 就是说,还没到他们预定的打劫地点。 呵! 夏埙冷笑,这个安南新王果然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压根就没打算让粮食运输出境! “那咱们就玩玩!” 夏埙的战船装备着最先进的火炮,是他出京时,从军器局运出来的,还带着工匠一起,到了广西廉州府,装在船上的。 战船也都是佛郎机船,火炮、火铳装备精良。 只是人少。 但打得了仗。 都是朱永操练的人马,他夏埙也带着操练了一个多月,彼此熟悉。 船队靠近岸边,而靠近鸿基时,遍地都是小岛和礁石,安南的船支常走这条路,所以能躲避礁石。 但如今是深夜了,艄公建议在岸边停靠,等天亮再行船。 夏埙拒绝。 一旦船支靠岸,更加危险。 他手里只有两千海兵,算上潘本愚带来的两千人,根本保护不了这么多艘船。 岸上可什么魑魅魍魉都有,一不留神粮食就丢了。 他下令,向深海行驶。 这是在赌。 天亮之前抵达鸿基。 他担心后面坠着的海寇船队,会在夜里劫掠运粮船,所以就铤而走险,在夜里往深海走,满帆而行。 这边船队加速。 后面的海寇不紧不慢地跟着。 夏埙若往后去看,就会发现,不是一支海寇,而是林林总总上百支海寇,几千艘船远远地坠着。 之所以海寇等待机会。 因为谁也不想当出头鸟,都想着别人当出头鸟,便宜自己。 在海寇眼里,夏埙这几艘战船,根本挡不住他们,六千艘运粮船,都是他们的战利品。 所以也不着急。 但吃到嘴里却难,因为狼多肉少,这么多海寇,肯定会因为分赃不就均,最后厮杀起来的。 这就给了夏埙活命的机会。 夏埙在天刚亮时,向近海靠近,看见岸边时,有巡逻船禀报,前面就是鸿基了。 这个晚上算是有惊无险。 他开始打旗语,靠岸! 鸿基,藏在无数小岛之中,类似于宁波,藏在岛礁之中,是天然的避风港。 夏埙看地图思考很久,选定了这里。 选定之后,他早就派人渗透了鸿基,只要船支靠岸,他的人就会攻占鸿基县城,然后迎接大军入城。 而看见运粮船靠岸。 后面的海寇都懵了,这什么操作?不往大明运了?还是这船队的主官造反了? 本以为靠岸,是暂时停靠,补充淡水什么的。 结果。 他们发现正在把粮食往岸上运。 甚至,整个鸿基港,也被明军控制了,所有人,不管是谁,都得帮明军运粮食。 还有鸿基城内的百姓,都被明火执仗的明军驱赶出来,帮明军往城里面运粮食。 这操作,把海寇都看蒙了。 夏埙却不懵。 他一边组织船匠下船,加固城池。 一边组织人手,抓紧运送粮食。 有条不紊。 有欲逃跑的船匠,被他一刀砍了,脑袋挂在桅杆上,告诉他们,不跑每个人都给发钱。 船匠也被夏埙的骚操作给整蒙了。 以为夏埙要造反大明了呢。 不然为啥不往大明走了?而是留在这鸟不拉屎的鸿基? 粮食实在太多了。 几万人运,运到天黑也没运多少。 夏埙觉得太慢了,索性就用刀割开一个米袋子:“给本官运一天粮食的,就给一斤米!” 广西官兵却吓坏了,这些米都是朝廷的,您私自做主,这是要干什么? 你想造反,我们可不想啊,我们家业都在大明呢! 夏埙懒得理他。 若不快点将粮食运入城中,能运回去多少都不知道呢。 果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不少藏起来的人,呼朋唤友出来,效率也提高了。 运了整整三天三夜,才把所有粮船都运上了城池。 夏埙还把船拉上了岸,由民夫拉进了城池。 这把海寇看得,脑瓜子嗡嗡的。 不是没有海寇想触其虎须,结果大明战船的火炮,教会他们做人,在岸边轰海船,大明海军无敌。 而运粮的安南人也不老实。 被火铳打死一百多个,脑袋挂满了城墙,才算老实。 过程也很血腥。 潘本愚看完整个过程,目瞪口呆。 夏埙不知道什么时候,往鸿基派了一千多人,轻易就攻克了县城。 足足运了三天三夜,将所有粮食运入城中。 整个鸿基,堆满了粮食。 打死黎宜民都没想到,大明压根就没把粮食运走,而是攻克了安南一座城池,把粮食安置在这里。 做完这些。 夏埙把城内所有人驱逐出城,关闭城门。 连运输船的水手都不要了。 船匠单独安置。 不许互相接触。 这些船匠不放走,按时供饭,但不许他们接触粮食。 夏埙足足三天三夜没睡,但还在指挥:“切忌防火,一定要防火,城池内不许生火,不许见到明火。” “做饭出城去做,由吊篮吊上来。” “还要防备城外往里面丢火把,防备好火攻,诸君睡一觉之后,把粮食往房子里面运,人住在院子里。” “还要把粮食和安南船匠隔开,这些人也不可信。” 夏埙千叮咛万嘱咐。 把所有会发生的情况,全都做好方案,让明军按照他说的办。 “大家把这么多粮食运回国,就是大功,封妻荫子,近在咫尺!” “诸君,本官和尔等一起!” “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回国时,本官为尔等请功,个个都是大功,陛下一定不吝惜赏赐!” 官兵应诺。 这些官兵没有土人,都是汉人。 很多是从京师带来的,对皇帝的大方是知道的,毕竟打了一年多的仗,皇帝每次都多多赏赐。 这个时候,皇帝信誉良好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 夏埙看见士气高昂,也就暂时放下了心。 在国外占据一座孤城,最恐惧的就是人心,一旦人心涣散,士气低落,那么固若金汤的城池也守不住的。 他必须要照顾每个人的心理,让所有人都知道,方瑛正在赶来的路上。 咱们有永远吃不完的粮食,在这里享福便是。 夏埙忙完后,便小憩一会。 虽然累,却心里踏实,终于不在海洋上了,到了岸上,没人是明军的对手。 明军就是无敌的。 他还会召回散在各地的明军,往鸿基聚拢。 又还两千!彻底还清了!求订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