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全世界两千多家上市酒企股价血崩。 景泰五十八年时,中枢提出交通规则,要求所有车辆、行人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纵然这样,车祸率也居高不下。 这年头都骑自行车,喝多了也骑,晚饭必有酒,全世界都这样,不喝两口浑身难受。 幸好,饮酒年龄段,主要集中在四十岁以上人群,四十岁以下人群,对酒精感兴趣远不如可乐和咖啡。 最有意思的是,景泰六十年,朝廷又倡导少喝饮料,饮料对身体不好。 结果,导致一百多家饮料企业股价血崩。 从那之后,朝廷是什么都不敢说了。 因为这些企业中,要么是国企要么是皇企,就说饮料吧,宫中投资了一百多家饮料厂,很多饮料配方掌握在老皇帝手里。 你现在来一句饮料有害,这不是砸自己的饭碗嘛。 但这东西就是,报道是一回事,老百姓相信是一回事,照常买又是另外一回事。 都知道吸烟不好,为什么要吸烟呢? 都知道喝饮料不好,为什么要喝饮料呢? 都知道在外面吃不干净,为什么在外面吃呢? 习惯啊! 这种习惯是极为可怕的,而且人都有侥幸心理,喝饮料会死,但可能死的不是我呀,所以我喝没事。 股价崩不崩,跟老百姓关系不大。 操心的那些富商。 景泰五十八年,老皇帝将一家饮料厂,总部迁到贵阳来,想给贵阳再增加一条腿走路。 其实,贵州的罐头厂一直做的不错。 贵州气候适合种植水果,前些年一直在种,可近几年健康专家总说罐头不健康,该多吃鲜果,导致全世界罐头行业整体没落。 纵然有火车了,鲜果运输也是很困难的。 真想运输出去卖,就得上点科技,保鲜剂、防腐剂、保水剂走一波,反正能保鲜,能不能保命就不知道了。 这世界总不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很快,这种鲜果就出现在各大市场上,包括北方勒拿省这样的边疆省,都能吃上贵州的水果。 罐头行业倒了,果蔬种植业攀上了新高峰。 贵州就吃到了第一波红利。 可是,贵州山路不便,交通不畅,铁路运输漫长且运费较高,很快果蔬第一大省的名头,就被山东抢走了。 山东成为供应整个北方的瓜果蔬菜基地,而且越做越大。 搞得第一个吃到螃蟹的贵州人,都跑去山东打工了,去山东搞瓜果种植了。 受限于地理环境,贵州终究无法发展起来。 朱厚煐在贵阳呆了十几天,他去看了集市、看了商场、又走访了居民区,最后得到一个寂寞。 都是被人安排好的。 真百姓一个没见到。 他的路线,该离开贵阳,去水西府。 而他忽然转道,北上去播州府,治所遵义。 播州府,是景泰朝撤宣慰司,改为府的,前几年被划入重庆,之后又被划回贵州。 习酒,就出自播州府。 截止到今年,播州府在籍人数760万人,常住人口仅有510万人,作为三省通衢,播州要比其他府经济强上一点的。 朱厚煐刚到播州府,屁股没坐热,立刻杀回贵阳。 打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他见到了贵阳真正百姓。 纵然没了解到什么,但他不喜欢被人操纵的感觉。 在贵阳多住了一天,才去播州府,去遵义。 作为播州府府治,朝廷在遵义投资了煤厂、铝厂等传统矿产,这是一座以旅游为主的小城市。 朱厚煐匆匆考察,匆匆离开,前往黔西。 他骑了水西马,便离开黔西,按照行程,他该北上去重庆,去四川,从四川南下去云南。 可他更改了行程,直接南下去云南。 可是,路上他接到了朱见漭的电话,让他立刻去重庆,不许更改行程。 行程都是确定好的,路上都有人保护。 一旦更改,全盘计划都要改,纵然能查到什么,万一朱厚煐被害,产生的政治影响更大。 所以,朱厚煐乘坐火车去重庆。 四川盆地,被拆分成两个省后,经济实力终究被沿海强省稳压一头,如果两省能够合并为一,整块盆地的富饶程度,是不比沿海省份差的。 重庆省,在籍人口1.7亿,常住人口2.1亿。 很多贵州人,都在重庆打工。 作为西南经济第一省,重庆能用富得流油来形容,烟酒糖茶黄金珠宝,什么品牌都有。 最著名的,肯定是火锅啊。 重庆火锅,连老皇帝都爱吃,景泰六十三年时,民间有统计说,全世界重庆火锅有十七万家,品牌落在重庆省的,有两万多家。 重庆省还有一个垄断性产业,就是涪陵榨菜。 经济报纸统计过,全世界每日要消耗涪陵榨菜110亿袋,作为涪州(后改为涪陵)本地第一品牌,可谓是火到全球。 重庆的治所,原来叫巴县,四川的简称是蜀,重庆的简称巴,巴蜀之地的巴。 后来改名为重庆。 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省名命名的城市名字,重庆省,重庆。 重庆,这个名字来自于来源于宋光宗赵惇,宋光宗先被封为恭王,后来即位成为皇帝,自诩“双重喜庆”,因此将恭州改名为重庆府。 重庆的渝,嘉陵江古称渝水,就来自这里。 华夏的所有名字,都有很深的寓意,古代有寓意,今天有寓意,而这些寓意是一代代人创造出来的,又经过优美的文字书写出来,才造就了华夏底蕴。 其实,刚设重庆省时,朝廷就想将巴县,改为渝都,和成都正好对应,毕竟贵州省治所贵阳,湖南治所长沙,根本没有重庆省治所重庆,这样显得没文化呀。 渝都还真叫了几年,可不顺利,天灾不断。 朝廷就改渝都为重庆,从此之后国泰民安,重庆就叫到了现在。 景泰六十六年的重庆,是超级大城市,总人口2600万,常住人口3100万人,是西南第一大城市、 汇集医药、重工、纺织、化工、采矿、铁路、养殖、制造、金融等所有行业,是大明全产业链城市。 西南的铁路总局,就设在重庆,整个西南的铁轨、火车头等等一应配套工程,全部在重庆生产制造,重庆火车厂,是全国最大的五个火车厂之一。 这是一个制造业强市,全产业链的制造业,重庆都有。 大明第一家飞机构想企业,就设在重庆,大明第一个飞上天的人,就是重庆人,虽他已经死了,但这种飞天精神,传承不息。 重庆,全国城市综合排名,第十三名。 虽然没有港口,却能利用长江运力,将这座西南内陆城市,建设成超级大都市。 旅游业,重庆丝毫不弱。 不止是经济强省,还是军工强省。 皇企中一共有十家军工厂,四家超大型军工厂,就有一家设在重庆,但这家并不在重庆市区,而是在郊区的山里。 这座城市,大明耗时十二年才彻底建成,又经过二十余年的持续发展,如今经济规模超过武汉,人口数量超过武汉,城市排名位于前列。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好的。 坏处也有,房价非常高。 平均房价每尺7000元,过万的地区比比皆是。 其实,在景泰五十年之前,重庆房价都不高,因为本地人喜欢玩牌,不爱攒钱。 为了刺激房价,朝廷放开重庆的土地管制,允许建立一批别墅。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允许建设别墅的城市,必然吸引了天下富人买房啊,直接就把重庆房价给顶爆了。 一直到现在,也居高不下。 据说,天下富人都在重庆有一套房,住不住不知道,反正他们得掏物业费。 朱厚煐在重庆的感受,就是游客多,非常富裕。 景区里的乱象,是一点都不少,遍地都是吵吵闹闹的声音。 而在寸土寸金的地区,全是别墅,这些别墅融合了苏州园林风格,讲求一个雅。 这些别墅,看着就让人眼馋。 但只能眼馋。 景泰六十四年时,朝廷下旨,暂停别墅出售,那些富人天天骂娘,大家都有生意,谁没事跑来重庆住啊。 当初买,那是为了投资。 谁知道啊,皇帝套路多呀,把我们圈在这,不让走了? 缺点还有一个,交通困难。 这座城市太大了,在没有电力的年代,全靠自行车蹬,即便城市里也通了火车,还是无法解决交通臃肿的难题。 前几年有官员提出意见,扩大重庆环数,扩大到十环。 可这样一来,还不如建设卫星城呢。 重庆多是六七层楼的高度,早些年也有高层,但百姓不愿意爬楼,导致高层价格暴跌,拆毁了不少,这几年可就没人建了。 容纳三千万人口大城市啊,还都是多层住宅,现在就建到六环了,再扩下去,都得把涪陵扩进去。 不止浪费土地,居民生活很不方便,上下班交通拥挤,回家路途遥远,距离近的租房价格又特别高。 所以,省布政司只能拆分工厂,把工厂拆成几个分厂,把分厂往外挪,缓解压力。 可人家工厂不愿意呀,钱都投资建厂房了,我们工人奖金怎么办?反正问题挺愁人的。 朱厚煐在重庆转了十几天,实在太大了,根本逛不完,好吃的东西太多了,也吃不完。 和死气沉沉的贵州不一样,重庆不比京师差多少,非常繁荣。 这里的人说话南腔北调,不止是本地方言,全国做生意的都往这边涌,其中以云南、湖南、贵州三地的人最多。 也让四种方言,开始融合,形成新的川渝方言。 (本章完)